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精细养猪三字经》之玉米(二)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10-14  来源:河南科技报  作者:星星  浏览次数:195

“养好猪,靠质量;容重大,色金黄;杂质少,水分降;生霉粒,拒收藏”

这四句话,是说怎样来控制玉米的质量。什么样的玉米是合格的?什么样的玉米不合格?饲料采购依靠什么样的标准呢?

我国玉米国家级质量标准有三个,分别是最基础的玉米国标、饲料用玉米国标以及工业用玉米国标。这三个标准的共同点是以水分含量、杂质含量、不完善粒比例、生霉粒比例等作为衡量玉米质量的主要指标。下表显示的是三个级别的玉米标准。

在饲料用玉米标准中,虽增加了粗蛋白质、粗纤维和粗灰分三个指标,但前面的指标仍是最先需要考虑的指标,如果前面的指标不合格,即使蛋白质含量再高也是不合格的玉米。同时还要特别注意,玉米是能量的最主要提供者,能量含量才是玉米质量的最主要指标。

我们曾发现一个猪场购进的玉米成熟度不足,质量很差,但饲料部门化验后竟然认定这些玉米合格,原因是他们认为这批玉米的蛋白质含量并不低。也就是说,不了解玉米质量重要指标的不仅仅是猪场,还有一些饲料加工和检验部门,这就是我们许多猪场采用了不合格玉米的原因。用不合格的玉米喂猪,怎么能喂出合格的猪呢?等级 容重(g/L)杂质(%) 水分(%) 不完善粒(%)生霉粒(%) 色泽、气味1 ≥710 ≤1.0 ≤14.0 ≤5.0 ≤2.0 正常2 ≥685 ≤1.0 ≤14.0 ≤5.0 ≤2.0 正常3 ≥660 ≤1.0 ≤14.0 ≤5.0 ≤2.0 正常质量指标 一级 二级 三级粗蛋白质(%) ≥9.0 ≥8.0 ≥7.0粗纤维(%) <1.5 <2.0 <2.5粗灰分(%) <2.3 <2.6 <3.0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