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宝森,林永利,陈星星,陈根州
淋巴肉瘤是发生于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也称为恶性淋巴瘤,病变起于淋巴滤泡的增生,淋巴样细胞浸润生长,这种细胞可侵入到邻近组织内转移到远隔的器官组织中去,间质很少,生长迅速,易广泛转移,是家畜常见的一种肿瘤性疾病。体内凡是有淋巴组织存在的部位,均可发生淋巴肉瘤,主要发生于淋巴结,也可以发生于其他器官的淋巴滤泡。淋巴肉瘤可以单发,但常为多发性,一般认为这种肿瘤的起源是多中心的,往往引起全身很多部位的淋巴结显著肿大,能够转移到全身各种器官,鸡、牛、猪发生最多,特别常见于心、肝、脾、肾等器官。本文通过对某一规模化养猪场的l头病猪进行剖检和病理组织学观察,诊断为淋巴肉瘤。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龙岩某一规模化养猪场l头严重消瘦、精神沉郁的待检母猪,5.5月龄,剖检并取心、肝、脾、肺、肾、大小肠系膜淋巴结、下颌淋巴结、颈深淋巴结、肝门淋巴结、肾门淋巴结、肺支气管淋巴结等具有典型病变组织,100 mL/L福尔马林溶液固定,备用。
1.2方法
1.2.1剖检剖检病猜,观察病猪各组织、器官大体剖检病变。
1.2.2病理组织学观察取肝、脾、肌肉、肺、肾、淋巴结等病变组织,100 mL/L福尔马林溶液固定24 h~48 h以上,石蜡包埋,连续切片,HE染色,显微镜下观察。
2 结果
2.1病理剖检观察
心冠状沟脂肪呈胶冻样,两侧肾均高度肿大,其中右侧的肾已与周围组织粘连在一起,约有2 kg重,长径40 cm左右,短径15 cm左右。左侧肾1.5 kg左右,大小30 cm X l5 cm左右。颈深淋巴结、肝门、肾门、肺支气管淋巴结均高度肿大,肠壁上可见灰白色增生物,横膈腹侧面上有结节状增生物。
增生物呈灰白色或稍带红灰色,有的柔软呈髓样硬度,也有的硬固呈纤维性坚实,切面呈鱼肉样,间有伴发出血和坏死。
2.2病理组织学观察
2.2.1 肾 肾小管上皮细胞脱落,肾小管仅剩基底膜,肾小管、肾小球萎缩,部分消失,组织间隙可见大量淋巴肉瘤细胞呈弥漫性分布。
2.2.2肝 大量淋巴肉瘤细胞弥漫分布于组织间隙或浸润到门脉结缔组织。
2.2.3脾脾小梁结构萎缩,周围增生大量纤维结缔组织,淋巴肉瘤细胞呈局灶性增生,周围有结缔组织包围,也有弥漫性分布的淋巴肉瘤细胞。
2.2.4淋巴结 淋巴结正常结构消失,为弥漫性分布的淋巴肉瘤细胞所取代,淋巴肉瘤细胞核呈不规则圆形,并有裂纹或裂沟,染色质细块状,胞浆少,可见核分裂相。而有的淋巴结中细胞核呈圆形或卵圆形,无明显裂沟,染色质稀疏分布有块状集结,使核显得空白质块突出,核仁较明显,位于核中央或近核膜处,易见核分裂,胞浆略多,嗜双色性。
2.2.5 肺肺泡间隔断裂,有些部位气肿,几个肺泡连在一起,未见肿瘤细胞浸润。
2.2.6肌肉 肌纤维颗粒变性,肌纤维断裂、坏死。
3讨论
淋巴肉瘤是从淋巴组织演变而来的恶性肿瘤,肿瘤细胞经淋巴途径扩散,形成大小不等的结节或致密肿块,并逐渐增生肿大,向周围组织侵人或转移。近年来国内外相继报道了多种动物的淋巴肉瘤病例,有的表现为外周血中淋巴样细胞增生症;有的出现全身性淋巴结肿瘤化,包括腹股沟淋巴结、髂内淋巴结、髂外淋巴结、胭淋巴结、颈浅淋巴结、颈深淋巴结和腰淋巴结等广泛肿胀;有的仅在局部皮肤发生多形态淋巴样细胞浸润,包括小淋巴细胞、幼稚型淋巴细胞、淋巴母细胞、浆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本次报告的猪的病例因为肾脏、肝脏、淋巴结等组织、器官中有肿瘤细胞大量增生,肿瘤细胞为淋巴样细胞。器官组织的正常结构遭到破坏,故诊断为淋巴肉瘤病例。
淋巴肉瘤是一种慢性消耗性疾病。由于瘤细胞侵害组织器官的程度不同,转移性质存在着差异,对淋巴肉瘤的预后应慎重。对猪的淋巴肉瘤未作深入研究,一般认为猪肿瘤的发病率较其他多数动物低。在现代养猪业中,养猪效益主要取决于高生长速度和高繁殖力,因而使得很大一部分在尚未达到足以形成“瘤症年龄”时即被屠宰了。淋巴肉瘤是由问叶组织发生的一种恶性肿瘤,致病原因较为复杂。关于肿瘤的病因可以分为外源性因素和内源性因素。其中外源性因素又可分为病毒、霉菌及其毒素、化学性致瘤因素包括许多碳氢化合物等,物理性致瘤因素如X射线、放射性元素等。内源性因素又包括了年龄、品种品系、机体内分泌功能、营养状态、免疫能力以及遗传等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