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起猪免疫抑制的疾病
引起猪免疫抑制的因素很多,疾病、营养不良、饲料霉变、滥用抗生素以及环境恶劣等因素都可造成猪的免疫功能受损或下降,其中的疾病因素,即免疫抑制病(包括猪附红细胞体病、猪圆环病毒病、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气喘病等)是抑制和破坏猪免疫系统的最大因素。
1.1 猪附红细胞体病 猪附红细胞体能单独或链状附着在红细胞表面,改变红细胞膜表面结构,使其变形,导致原来被遮的抗原暴露出来或造成原来的抗原发生改变,这些抗原被自身的免疫系统视为异物。
机体针对异物(即被感染后的红细胞)产生抗体,产生的抗体攻击被感染的红细胞。其临床表现为急性阶段发生广泛的溶血性贫血,导致严重的酸中毒和低血糖症。
1.2 猪圆环病毒病 猪圆环病毒(PCV)有两种血清型,PCV-1对猪的致病性正在研究,PCV-2具有致病性,猪对其有较强的易感性。有致病力的病毒可经口腔、呼吸道等途径感染不同年龄的猪,且病毒可经胎盘垂直传播。
此病毒常与其他病毒和细菌,如猪细小病毒、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伪狂犬、副猪嗜血杆菌、沙门氏菌等混合感染,造成疾病症状复杂化、严重化。
猪圆环病毒主要在机体的单核、巨噬细胞和抗原提呈细胞中复制,患猪不能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
1.3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 是由PRRS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又称猪蓝耳病。
该病以怀孕母猪出现流产、早产,产死胎和木乃伊胎等繁殖障碍以及仔猪、育肥猪出现呼吸道症状为特征。
PRRS病毒为单股DNA病毒,巨噬细胞是它的专噬细胞,而猪肺巨噬细胞是猪体内的重要免疫细胞,患病猪猪瘟疫苗的体液免疫受到明显抑制。
1.4 猪气喘病 猪气喘病是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慢性呼吸道病。猪肺炎支原体对猪的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均有抑制作用。猪呼吸道局部黏膜抗体下降能引起严重的气管炎。
2 两猪场免疫抑制病防治情况
2.1 甲猪场
2.1.1 疫病流行情况 2007年元月甲猪场部分母猪和断奶仔猪出现咳嗽、流涕、低烧及因眼部被脓性分泌物覆盖而无法睁开的症状,对此按流行性感冒进行治疗,在饲料中添加“病毒灵”和“阿莫西林”后病情得到控制,月死亡率低于10%。
数月后50日龄断奶仔猪又出现发烧症状,其体温达41 ℃~42 ℃,并出现便秘和腹泻交替现象,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病猪耳、四肢内侧、腹下有出血斑,个别猪伴有神经症状,倒地痉挛。仔猪月死亡率上升到40%。
2.1.2 解剖症状 全身性出血,皮肤、黏膜、实质器官充血和有大小不等的出血点。全身淋巴结肿大,切面周边出血,呈红白相间的“大理石样”变化。脾脏不肿大,但边缘发现梗死区。肾皮质色淡,有点状出血。
病程较长的肠内膜有纽扣状溃疡。肺脏瘀血、肿大,有散在的、大而隆起的橡皮状硬块,有的还有脓肿和胸膜肺炎症状。切下的病变肺组织放入水盆会下沉。
2.1.3 诊断 采全群种公猪、种母猪、乳猪和病仔猪的血清送实验室进行抗体测定和抗原分离,检测结果见表1。从病死猪组织中分离到猪瘟病毒,未分离到蓝耳病毒。
检测结果表明该猪场母猪猪瘟、蓝耳病抗体水平理想,能起到保护作用,但母猪是圆环病毒携带者。发病仔猪猪瘟抗体水平低,不能起到保护作用,部分仔猪已被猪瘟病毒、圆环病毒感染。
2.1.4 疫情分析 该猪场猪群患流感,抵抗力下降,进而感染圆环病毒。猪发病数月后常规免疫的猪瘟疫苗由传统的组织苗换成了细胞苗,其免疫效果不好。种母猪平时采取跟胎免疫,抗体水平很高,98.3%的猪都在1∶256以上,所以病毒没有危害到种母猪,但7周龄仔猪母源抗体的保护力已消失,21日龄做的猪瘟细胞苗免疫在圆环病毒的干扰下而免疫失败,造成仔猪50日龄左右陆续发病,其病症为典型的猪瘟和圆环病毒混合感染。
2.1.5 治疗 新生仔猪改用猪瘟脾淋苗进行超前免疫,让乳猪在未吃奶前先产生抗体,然后在18日龄和32日龄采用自家灭活苗进行两次圆环病毒病免疫,同时加强环境消毒和营养调配。
2.2 乙猪场
2.2.1 疫病流行情况 乙猪场引进的部分种母猪没有采取隔离措施而直接与原有母猪混养,不久,原正常经产母猪全部流产和产木乃伊胎、死胎,无一头正常分娩。
2.2.2 诊断 采全群种猪血清和流产猪全血做抗体检测和抗原分离,检测结果见表2,在全血中分离到蓝耳病毒。
检测结果表明该场母猪没有建立猪瘟抗体,猪群发生了蓝耳病、细小病毒、伪狂犬病混合感染。
2.2.3 疫情分析 该猪场饲养管理较粗放,没有进行过蓝耳病、伪狂犬病、细小病毒病的免疫,其在封闭的自繁自养条件下,勉强避免了疫情的暴发,但没有隔离从外地引来的可疑带毒种母猪,造成蓝耳病、细小病毒、伪狂犬病混合感染。虽然该场进行了猪瘟免疫,但由于蓝耳病的干扰造成猪瘟免疫失败,以致种猪群猪瘟抗体水平很低。
2.2.4 治疗 紧急进行蓝耳活苗免疫,隔周再进行猪瘟脾淋苗免疫,初产母猪再加强细小病毒和伪狂犬病的免疫。
处理数周后再次采血检测,全群猪猪瘟抗体已建立,母猪已重新开始配种。
3 猪免疫抑制病的综合防制
3.1 加强外购种猪检疫 引种中应加强对猪免疫抑制病的检疫,并坚持隔离制度。
3.2 严格消毒 规模再小的猪场也要按照猪的生理规律设计饲养小区。每个小区独立开门,有单独的排污沟。猪场实行“全进全出”制,进猪前至少空圈一周。
消毒时应注意消毒剂的高效、多样性,最好采用带猪喷雾消毒。消毒不留死角,消毒间隔时间不超过消毒药物的保护期。
3.3 保证饲料的营养水平 仔猪料选用膨化大豆和玉米,添加酸化剂和微生态制剂可大大提高仔猪料的适口性,锻炼其胃肠适应力,增强仔猪的免疫力。每1 000 kg哺乳母猪饲料中添加“100 g支原净”和“2%肽轻松”制剂可增强母猪免疫力,减少呼吸道疾病发生。同时加强饲养管理,降低饲养密度,改善卫生状况,降低应激因素。
3.4 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 部分人畜共患病,及某些烈性、致死性传染病,如猪瘟、高致病性蓝耳病等,必须按要求进行免疫。
对猪免疫抑制病的免疫,各养殖场应根据自身的生产水平、受疫情威胁程度以及猪只的抗体水平来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