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生殖激素类药物对繁殖障碍性疾病的防治作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9-03  来源:兽药营销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513

一、对分娩延迟母猪的诱导分娩

症状:母猪妊娠期满后仍无分娩预兆,为防止宫内仔猪的死亡、子宫炎症,保证母猪产后生殖机能的正常恢复,降低繁殖母猪的淘汰率,对延迟分娩的母猪进行激素诱导分娩。

用药:氯前列醇钠肌肉注射0.2毫克。

分娩时间:从注射药物到产仔之间的间隔时间约为22~32小时;白天分娩的比例由自然情况下的25%上升到75%。

机理:利用氯前列醇钠溶解黄体、收缩子宫的作用诱导分娩。

二、提高发情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

用药:促排卵素3号或促排卵素2号肌肉多点注射或静脉注射25微克(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稀释);绒促性腺激素,肌肉多点注射或静脉注射500~1000单位(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稀释)。

用药时间:在发情开始后10小时注射促排卵素,待0~6小时后输精,或者在发情开始后10小时注射绒促性腺激素,待0~3小时后输精。

机理:利用外源性促排激素促进母猪卵巢未能正常排卵或延迟排卵的卵泡均可排卵,提高受胎或产仔数。

三、治疗断奶母猪不发情

症状:母猪断奶后1周仍未出现发情征兆。

用药:氯前列烯醇钠肌肉注射0.1~0.2毫克;复方血促性素由血促性素400单位和绒促性素200单位组成, 皮下或肌肉注射1头份。

用药时间:在母猪断奶后5~7天,注射氯前列醇钠,或者在母猪断奶后5~7天注射复方血促性素,同时结合注射氯前列醇钠。

机理:利用氯前列醇钠对卵巢上黄体的消除作用,解除了孕酮对母猪发情的抑制;促进促卵泡发育激素的释放,促进母猪卵巢卵泡发育成熟。

若作为母猪断奶不发情的预防,可采用母猪断奶后的2天内,注射复方血促性素或氯前列醇钠。

四、治疗长时间发情母猪的配种困难

症状:母猪处于发情状态的时间持续4~6天,甚至更多。

用药:与“提高发情母猪的受胎率和产仔数”相同;其机理亦相同,实质为利用外源性激素对母猪排卵时间的控制。

五、治疗后备母猪(性成熟)不发情

症状:已达性成熟的后备母猪(8~9月龄)不曾出现发情征兆,生殖器官等无器质性变化。

用药:氯前列醇钠肌肉注射0.2毫克;复方血促性素皮下或肌肉注射一头份;孕马血清皮下或肌肉注射1000单位。

用药时间:结合注射氯前列醇钠,同时注射复方血促性素或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

机理:复方血促性素或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具有促进母猪卵巢卵泡发育的作用,可启动下丘脑——垂体——卵巢的调节和反馈活动,而氯前列醇钠可溶解黄体,消除母猪体内可能存在的孕酮对生殖活动的干扰。

六、治疗空怀母猪长期不发情

症状:繁殖年龄阶段的母猪,在未孕状态下长期不发情。

用药:氯前列醇钠肌肉注射0.2毫克;苯甲酸雌二醇肌肉注射2~5毫克;催产素肌肉注射40~50单位;孕马血清皮下或肌肉注射500~1000单位;复方血促性素皮下或肌肉注射1头份。

用药时间:先肌肉注射氯前列醇钠10小时后,再肌肉注射苯甲酸雌二醇,1~2小时后再肌注催产素,第14天结合氯前列醇钠同时肌注复方血促性素或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

机理:解除母猪可能的假孕状态或持久黄体,若为持久黄体,氯前列醇钠注射后的3~4天即可发情;若为假孕,复方血促性素或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的肌肉注射则启动新一轮的发情周期。

七、治疗长期处于发情状态的母猪

症状:母猪性欲亢进,频繁发情,外阴红肿,有大量透明粘液分泌,持续10余天,但屡配不孕。

用药:促黄体素肌肉多点注射或静脉注射50~150单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肌肉多点注射或静脉注射500~1000单位;氯前列醇钠,肌肉注射0.2毫克。

用药时间:在促黄体素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注射后14天,应用氯前列醇钠肌肉注射消除黄体。

机理:利用促黄体素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生理作用促进囊肿卵泡的黄体化,然后应用氯前列醇钠将敏感期间的黄体消除,促使新一轮的发情周期的开始。

八、促进产后母猪子宫和卵巢机能的恢复

用药:催产素肌肉注射40~50单位;氯前列醇钠,肌肉注射0.1~0.2毫克。

用药时间:在分娩当日注射催产素和长效广谱抗生素,母猪产后次日,注射氯前列醇钠。

机理:氯前列醇钠消除卵巢上残留的黄体;催产素和氯前列醇钠促进子宫的收缩,利于子宫排出异物,促使包括卵巢在内的机能恢复。

九、治疗种公猪性欲不强和精液品质低下

症状:种公畜爬跨交配欲望不强,或者其精液品质低下。

用药: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1000单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肌肉注射或皮下注射1000单位。

种公畜的性欲低下可注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种公畜的精液品质低下可注射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

机理:利用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所具有的促卵泡素和促黄体素的双重作用,但侧重点有所不同,可促进睾丸雄激素、雄激素结合蛋白的生成,以及精细胞发育和精子的成熟。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