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瘤胃膨胀的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8-06  来源:中国畜牧兽医报  作者:牛博  浏览次数:197

病因

原发性瘤胃膨胀,主要是采食大量易发酵的饲料。如幼嫩多汁的牧草,特别是豆科牧草紫云英、苜蓿等;或青贮饲料、块根饲料、霉败饲料以及冰冻饲料和经雨露霜雪的饲料等。

另外,管理不善,如饲喂后立即使役,或使役后立即喂饮,导致胃内消化不良,也可引起本病。气候急剧变化,也可招致前胃机能障碍而导致本病的发生。

正常情况下,瘤胃内发酵所产生的气体借嗳气排除,产气与排气保持相对平衡。如果瘤胃内迅速产生大量气体,超过了正常的排气机能,同时由于胃壁受到刺激,反射引起嗳气障碍,大量气体就在瘤胃内蓄积。特别当采食大量含有植物蛋白、皂角甙和黏性物质的饲料时,产生的气泡与食糜混合,不易上升而形成大量的泡沫,则瘤胃内的气体更不易排除。继发性瘤胃膨胀多见于前胃弛缓、食道梗塞、瓣胃阻塞等疾病。

症状

急性瘤胃膨胀,通常在采食大量易发酵饲料后很快发生,有的甚至发生于采食过程中,临床症状发展急剧。

初期动物不安,回头观腹,不断起卧。随后产气增加,腹围增加,呼吸困难,头颈伸直,张口呼吸,频率可达每分钟60次,心跳加快,可达每分钟100次~120次。左肷部膨降,触之紧张有弹性,叩诊呈鼓音。

如属泡沫膨胀,口腔中有泡沫状唾液流出。瘤胃穿刺,由于内容物向上蠕动易阻塞针孔,放气并不通畅。如果是非泡沫性膨胀气,则穿剌可放出大量气体。

如膨胀不能及时解决,由于腹压升高,影响呼吸与血液循环,可出现静脉努张,呼吸困难,可视黏膜发绀,最后倒地痉孪,窒息死亡。

慢性瘤胃膨胀,多因继发而来,病情多数较慢(食道梗塞除外),且多为非泡沫性膨气。特点是反复发生,放气后症状减轻,不久后再次膨胀。病程可持续数周至数月。

诊断

动物采食发酵饲料后易很快发病,左腹迅速膨大,甚至高出脊背;叩诊鼓音,触诊有弹性;病畜不安,反刍,嗳气,瘤胃蠕动迅速停止;高度呼吸困难,甚至张口呼吸;绀膜发绀。心跳亢进,严重者倒地痉孪死亡。

治疗

急性膨胀,如处理及时,措施得当,预后良好;相反,则可能在短时间内窒息死亡。原则是先排气,缓解病情,然后制酵,消胀,加强护理,对症治疗。

急性瘤胃膨胀,应迅速排除瘤胃内的气体。可使用胃管插入胃内排气,或使用套管针穿刺瘤胃放气。穿刺部位在左侧髋结节与最后肋骨连接线的中点,术部消毒后,用手术刀在皮肤上切一小口,将套管针朝向右侧肘头方向用刀刺入,针入后拔出针芯,排出气体。但注意排气不宜太快,以免引起急性脑贫血。

为制止胃内容物继续发酵,可内服止酵剂,如鱼石脂15克~30克加酒精100毫升,或松节油30毫升~40毫升,来苏尔15毫升~30毫升(牛)等内服。

轻度的瘤胃膨胀,用去皮的木棍,横置患畜口内,两端以细绳固定于角根,患畜取前高后低位置,以促使其嗳气。也可灌服氯化镁50克~100克(牛)加水500毫升内服以呼吸收瘤胃内的气体。

泡沫性膨胀可使用豆油、花生油等植物油0.5千克~1千克,或松节油30毫升~40毫升,或用2%~5%聚甲基础煤油液(2%溶液100毫升;5%溶液50毫升)内服,作为消泡剂。在药物治疗无效时,可手术切开,取出内容物,然后按外科处理。在上述基础上,可给病牛接种健康牛的瘤胃液,提高防治效果。出现脱水、酸中毒、心衰时,应对症处理。

为兴奋和恢复瘤胃运动机能,促进反刍,可内服吐酒石、马钱子酊等。

预防

加强饲养管理,禁喂霉败和经雨露霜雪的饲料,幼嫩及易发酵饲料要掺入其他干草内饲喂,多汁和富含蛋白质的饲料要限制饲喂量,春夏放牧期的前一周,应于放牧前先给予一此干草或粗饲料,或先放牧于牧草贫瘠的草地。在茂盛的豆科牧草(如苜蓿)或多汁植物的草场上放牧时,特别是刚转入牧地之后,必须限制放牧时间。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