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猪的饲养环节中,断乳仔猪的饲养管理及疾病控制具有很关键的因素,它的成功与失败将直接影响到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根据我们的诊疗调查,断乳仔猪腹泻几乎每年春季都有发生,气温骤变时最易发生。该病较难控制,个别严重的致使猪群20%—30%死亡,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正确了解其形成原因,对症治疗,会从根本上扭转仔猪腹泻难治这一问题。
一、腹泻的原因比较复杂,大多数的原因如下:
1、是仔猪消化生理机能不健全,即“缺酸少酶”,不适应蛋白高的饲料,引起胃肠道机能紊乱,加之胃肠道PH值偏高,消化酶活性低且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而诱发腹泻。
2、是仔猪断乳后,母源抗体急剧下降,造成抵抗力下降。
3、是断乳应激,尤其是环境应激,当舍内昼夜温差超过10摄氏度时,腹泻率会升高达30%,同时,湿度高的环境也会使腹泻数明显增加。
4、是不适当的饲喂方式:过度限饲,过度饲喂,形成饥饿性和过食性腹泻。
5、是免疫反应,尤其是在喂豆粕——玉米型日粮时,且含有较多的抗菌素营养因子的生豆饼,生豆粕时,造成小肠上皮细胞的迟发型变态反应,引起腹水泻。
6、是胃肠道菌群失调,由于消化道器官发育不健全,饲料营养成份的影响,应激反应,包括离开母体的环境,尤其是温度的应激以及大肠杆菌的因素致使仔猪胃肠关系密切菌群失调造成下痢。
二、综合防治技术
1、适时断乳,早补料,实践证明,抓好断乳前补料可预防腹泻的发生。补料要注意全价并易消化,时间易在仔猪肝7日龄左右。
2、调查饲料营养成份。因蛋白质是日粮发生超酸反应的主要抗原物质,适当降低蛋白质即可减轻肠的免疫反应,又不明显影响增重,如适当提高赖氨酸水平。
3、喂饲添加剂,依据仔猪的“缺酸少酶”,添加有机酸,如柠檬酸、添加消化酶类,如添EM原露,碳酸氢钠、维C等。
4、喂量适当,多餐少喂,不骤然变料,切忌过饱。
5、提高舍温,并保持稳定,多数控制在28——21抵氏度之间,同时,秋后,冬春季节要注意波动。
6、治疗时要配合用药,即抗菌药物,收敛药物,助消化剂配合使用。总之,发生腹泻有的是消化不良引起的,有的是病原微生物导致的,发病即有某一因素也有多因素的联合作用,在防治的同时,及时上小结经验,变换用药,以提高疗效,尤其注意环境因素的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减少仔猪的腹泻,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