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精细分析仔猪腹泻的原因及治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7-03  来源:互联网  作者:牛博  浏览次数:195

防治仔猪腹泻,主要应采取综合防治措施。仔猪腹泻的病因主要归纳为非传染性腹泻与传染性腹泻两大类。具体如下:

1发生仔猪腹泻的原因

1.1非传染性腹泻

1.1.1 生理性腹泻

仔猪的生理系统发育不完善,消化系统和体温调节机能不健全。对寒冷的抵抗力很差,气候骤变、贼风入侵以及保温不当时,可造成仔猪免疫力下降,此时肠道内的致病性微生物大量繁殖,造成仔猪腹泻;仔猪对各种应激因素如断奶后母仔分离,食物变化,环境及其温度、湿度的变化等非常敏感,应激反应会导致腹泻;仔猪消化系统机能不健全,饲喂高蛋白、高钙饲量,导致消化不良,引起腹泻的发生。

1.1.2 营养性腹泻

仔猪腹泻与其在胎儿期和哺乳期的营养状况有密切关系。妊娠母猪营养不良,尤其在妊娠后期,饲料中蛋白质、维生素和某些微量元素不足均可影响胎儿发育,继而引起出生后发育不良和抗病能力下降;哺乳期母猪营养不良,母乳中营养物质(微量元素、矿物质、蛋白质等)缺乏,可致仔猪抵抗力下降;以上可致仔猪发生腹泻。

传染性肠胃炎 本病是猪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肠道疾病。临床上以厌食、呕吐、严重腹泻、失水为特征。10日龄以内仔猪病死率高达100%,5周龄以上猪的死亡率很低,成猪几乎没有死亡。该病原体为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此病一般多发生于冬季和春季,发病高峰为1~2月份。母猪可通过乳汁传播给哺乳仔猪,也可以通过呼吸道传播。

猪流行性腹泻 由猪流行性腹泻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急性接触性肠道传染病。各种年龄的猪都可发生,小猪易患此病,哺乳仔猪死亡率达50%~100%。其特征为呕吐,腹泻。在寒冷的季节里对断奶前后的仔猪危害最大。

轮状病毒感染 病毒经口进入机体内,存于易感动物的肠道内,抵抗蛋白分解酶和胃酸的作用,双糖特别是乳糖消化障碍,电解质从细胞外液转移至肠腔,从而导致水样腹泻。8周龄以内的仔猪发病率高,一般为50%~80%,若有大肠埃希氏菌混合感染更严重。

1.2.2 细菌性腹泻

猪痢疾 由猪痢疾密螺旋菌引起的猪的一种肠道传染病。7~12周龄猪发病率最高。猪群起初发病时,常呈急性,主要表现食欲废绝和剧烈下痢,严重者发生喷射状水泻,带有血液、血块或黏液。随病程的发展,粪便混有脱落的黏膜或纤维素渗出物的碎片,味腥臭,色灰色或黄色。

仔猪黄痢 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高度致死性的传染病。病猪以排黄色或黄白色水样或浆糊样稀粪和迅速昏死为特征。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主要发生于10日龄以内的仔猪。3日龄以内的猪发病率90%左右,死亡率达100%。该病的特点往往是一窝一窝地发病。

仔猪白痢 本病发生于10~30日龄的仔猪。突然腹泻排出白色、灰白色粥样粪便或糊状粪便,有腥臭味。病猪表现畏寒,拱背,行动缓慢,脱水,皮肤粗糙无光泽,食欲减少,饮欲增强。病程短的2~3天,长的1周左右,15日龄以上的病猪多能自愈,对仔猪的生长发育有较大的影响。

仔猪副伤寒 由猪霍乱沙门氏菌和猪伤寒沙门氏菌引起的仔猪传染病。主要发生于断奶前后的仔猪。因为目前使用的仔猪副伤寒疫苗均为活苗,采用口服或注射法免疫。调查中发现,一些专业户将疫苗稀释后拌在一大盆饲料内,让一群仔猪一起采食,造成分配不均,引起部分仔猪发病。还有的将疫苗和药物同时使用,造成免疫失败,引起大批仔猪发病。

仔猪红痢 由C型魏氏梭菌的外毒素引起。主要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仔猪,以1~3日龄新生仔猪多见,偶尔发生2~4周龄以下的仔猪。发病仔猪以排出红色稀粪便为特征,病程短,死亡率高。

1.3 寄生虫性腹泻

猪球虫病 主要是由艾美属和等孢子属的球虫寄生于肠上皮细胞造成的上皮细胞损伤而引起的腹泻性疾病。球虫在成猪体内寄生,一般只呈带虫状态而不表现临床症状,对7~10日龄的仔猪危害较大。病畜发生水样腹泻,衰弱,脱水,磨牙,异食癖,生长发育缓慢。

线虫病 寄生于猪消化道内的线虫,有猪蛔虫、食道口线虫、毛尾线虫、类圆线虫等,主要侵害仔猪,可引起腹痛、腹泻、黏液性或血性下痢。

综上所述,仔猪的腹泻不是单一因素造成的,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 仔猪腹泻的防治措施

2.1 非传染性腹泻的防治措施

2.1.1 生理性腹泻的防治

A.搞好饲养管理。保证舍内的温湿度和环境卫生;断奶时要根据仔猪的体况,合理安排断奶时间,并逐步过渡;避免惊吓、转群、母仔分离、突然更换食料等一切应激因素。

B.饲喂全价的饲料,保证营养平衡。

饲料营养全价,配方合理;不喂发霉、变质、有毒的饲料;饲料中可添加有机酸和酶制剂,来调节仔猪肠道均群平衡,避免肠道疾病发生。

搞好妊娠母猪的整个妊娠期的饲养管理,保证妊娠期间的营养水平及预防保健工作。在哺乳期间,做好哺乳期的饲养管理,保证哺乳母猪的营养水平及仔猪的预防保健工作。定时用药物进行预防保健,母猪产仔当日,给母猪肌肉注射益母产后康或用“高效阿莫西林”进行拌料,仔猪可通过哺乳,起到过奶止痢的作用;仔猪出生当天,口服硫酸庆大霉素2~3ml/头,并灌服“金方黄芪多糖”,出生后2~3天肌肉注射右旋糖苷铁、牲血素或铁钴合剂等,以提高机体免疫力和抗病力,预防仔猪黄、白、血痢和多系统衰竭综合症。

2.2 传染性腹泻的防治措施

首先,在保证良好的饲养管理、仔猪的保育、严格的疫苗防疫制度、平时的药物保健、良好的营养水平和环境卫生等条件下,根据腹泻发生的不同原因,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2.2.1 病毒性腹泻的防治

病毒性腹泻没有特效治疗药物。主要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疫苗防疫。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病,在经产母猪产前45天和15天各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三联疫苗”一次,或在母猪产前25~30天肌注“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轮状病毒三联疫苗”。

然后采取对症疗法、口服微生态制剂,选用敏感抗菌素防治细菌继发感染可以降低病毒性腹泻的死亡率。病毒性腹泻推荐治疗方案如下:

(1)山东鼎抗动保生产的“黄芪多糖+新必治”拌料,“

(2)山东鼎抗动保生产的四季安康,连用2~3次。再配合使用“抗病毒一号”,效果更好!

针对脱水严重的猪,可同时配合口服补液盐、黄芪多糖或肌注ATP,补充机体水分和能量,提高机体抗病力,防止脱水;在饲料里面添加微生态制剂,调节肠道菌群微生态平衡;也可长期在饲料中添加使用,以降低肠道疾病的发生。

2.2.2 细菌性腹泻的防治

主要从饲养管理、卫生环境、疫苗预防和药物防治四方面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母猪在产前45、15天注射K88-K99-987p大肠杆菌苗;产前30天肌注仔猪红痢疫苗。仔猪 生后35~40天,口服或肌肉注射仔猪副伤寒菌苗。也可用长效土霉素、长效恩诺沙星等进行仔猪的三针保健,以预防肠道疾病的发生。

也可通过药敏试验选用敏感药物进行治疗,如复方硫酸新霉素、阿米卡星、硫酸安普霉素、乳酸诺氟沙星、氟苯尼考、头孢类等。

制定合理的驱虫保健程序是防治该类疾病的基础。驱虫程序:仔猪在断奶和转群时各进行一次驱虫,怀孕母猪应在产前1~2周进行一次驱虫,后备、空怀猪及种公猪,每年驱虫2~3次,育肥猪应在春秋两季对全群猪各驱虫1次;购进来的仔猪和种猪要驱虫隔离30天后再混群饲养。经常清扫猪圈,将猪粪集中发酵消灭虫卵、幼虫或卵囊。

寄生虫腹泻的治疗:首先用阿维菌素或伊维菌素等驱除畜禽体内外寄生虫,然后再用“抗支霸拌料100斤,自由采食或集中一次使用,连用2~3次。

综上所述,尽管引起仔猪腹泻的原因繁多,仔猪腹泻临床表现的症状也不尽相同,在防治时,一定要找准腹泻临床表现的主要症状及引起腹泻的主要原因,然后进行分析,及时采取综合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才能从源头上控制仔猪腹泻的发生。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