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肉鸭疾病新情况-花斑脾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6-13  作者:技术部  浏览次数:1571
核心提示:澳普森高效养殖技术推广中心

近段时间,肉鸭市场不断反应肉鸭在10—30天出现零星死亡,总死亡率2%-10%不等,肉鸭先出现减料,发热而找潮湿地方卧,进而消瘦死亡。解剖以脾脏出现大理石花斑脾为主要症状,成活鸭部分到卖都要,如果出现其他继发感染,死亡率极大,对养鸭业造成极大损失,呼吁有关专家进行深入研究。这里也谈一下我对鸭花斑脾的一点见解。

市场见解有:1、呼肠孤病毒感染论。2、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3、瘫痪综合症。4、霉菌毒素中毒论。5、种苗鸭论

本人认为:导致花斑脾的原因是综合的,是近年肉鸭养殖发展过于迅速,南北调苗、贩运毛鸭、用药不规范、肉鸭养殖养殖不规范以及饲料等问题所引起。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霉菌毒素:众所周知,近年饲料原料价格一路攀升,饲料收获季节也多遭雨水,为控制成本,饲料中应用了很多替代品,饲料中霉菌毒素总量含量超标或者严重超标,导致肉鸭或者种鸭慢性中毒,出现内脏器官或组织的实质性损伤(主要是食道、肌胃、肠道、肾脏、肝脏;脾脏、胸腺、法氏囊等);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从事肉鸭养殖或者疾病控制的人员感到迷惑,在反复投喂抗生素、抗病毒、提升免疫力等药物后无效或者微效的主要问题所在;但有个问题需要注意,笔者认为胃部最该出现问题的情况却很少,联想到鸡的肠毒综合症,可能是鸭胃早已习惯了的原因,或者是另有原因。

2、疾病方面:据国内包括国外专业从事水禽疾病研究者对目前水禽疾病有研究兴趣的学者、专家作过深入的研究,他们在经过实验室分析后得出过不同的结论,主要有:鸭病毒性肝炎、沙门氏菌、呼肠孤病毒、网状内皮增生、低致病性禽流感等;毋庸置疑,这些专家、学者治学都非常严谨,但由于各自研究的领域的差异,可能会导致他们对问题的关注点不同,加上目前畜禽带病原体隐性感染的普遍性,所以才会得出这么多的结论,笔者认为不足为奇,由于霉菌毒素的非生物性,所以他们在实验室的条件下是不能发现或者察觉到的。

笔者认为真正需要关注的是霉菌毒素和养殖环境,由于霉菌毒素危害的广泛性、持久性、蓄积性以及可被动垂直获得性,所以才使得目前的鸭病看起来迷雾重重,用药成本居高不下,鸭病毒性肝炎、沙门氏菌、呼肠孤病毒、网状内皮增生、低致病性禽流感等病原是在机体抗病力差,免疫功能状态低下的情况下继发感染或者显露出来。

笔者认为,治疗本病必须采取综合措施:

1、从有信誉的饲料企业进料或严格把关配料原料;进鸭苗注意从大场进,在育雏头7天饮水中加多维、电解质、氨基酸等提高机体活力的物质。

2、加强环境消毒,特别是夏季,细菌容易繁殖,还要加强圈舍通风。

3、防治:应加入清热泻火、理气开胃的中药,减少腺胃胃酸过分分泌,缓解酸中毒和抑杀霉菌。

推荐:腺胃康饮水+鸭浆杆灵拌料+强效脱霉剂拌料

注;福建使用此方,有效控制了本病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并吸收部分同行观点


 
本文导航:
  • (1) 鸭花斑脾病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