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12月24日,犬主李某饲养的1只2岁大的西施犬(雌,体重4 kg)前来动物医院就诊。主诉:该犬于2006年12月23日从桌子上掉下来后后肢不能动,精神沉郁,食欲不振。
1 临床症状:体温39.5℃,精神沉郁,食欲不振,触摸腰部没反应,后肢无力,针刺两后肢没有反应,从X线片没有发现骨折或骨裂等异常现象。
2 诊断:根据问诊、临床症状、X线片的结果以及针刺反应情况确诊为后肢瘫痪。
3 治疗:5%葡萄糖生理盐水、氨苄西林钠、地塞米松静脉注射,50%葡萄糖、维生素B1、维生素B6、维生素B12、辅酶A、肌苷、ATP两侧大腿肌肉注射。治疗1星期后,体温正常,精神好转,食欲正常,但后肢没有好转,针刺仍然没有反应。2007年1月2日起改用针灸疗法。针刺穴位包括百会、命门、阳关、肾俞、大肠俞、关元俞、尾根、后三里。毫针捻转进针1.5~2 cm,留针时间为30 min,每隔5 min运针1次,拔针后按摩腰部及腿部5min,每天坚持治疗。1周后,用针刺后肢反应敏感,犬主愿意继续接受针灸疗法,再持续1周后,犬的后肢能稍微活动一下。再针灸1周后,犬有时能站起来。于是建议2 d针灸治疗1次,这样持续了2周,犬能自如活动。跟踪至今没有复发,也没有任何后遗症。
4 分析:引起后肢瘫痪的原因有很多,如维生素A中毒、低血钙、神经性脊髓炎,脊髓血管病,脊神经病、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但由于该犬是从桌子上掉下来而导致后肢瘫痪,所以极可能是因为腰椎神经受到损伤,而与上述的原因没有关系。针灸治疗瘫痪的原理可能是当细胞轴索损害后,许多神经细胞并不死亡,而是进入休眠状态,只要给这些神经细胞以适当的生长因子和适宜的条件,它们是可以恢复的。针刺的这种“放电”效应可能是神经组织恢复的适宜的生长因子和适宜的条件之一。针刺是激发了神经(即受损的神经)和非神经(即神经组织之外的其他组织如骨骼、肌肉、血管等)的“神经功能”兴奋传递,这种针刺恢复“兴奋传递”功能的物质效应可能是通过下列几方面实现的:促使休眠的神经组织早日复苏激发潜在的功能,促进受损伤的神经元的核蛋白合成,促使加速神经纤维再生,激发非神经元细胞的代偿作用,获得神经细胞功能,以使再生神经纤维顺利通过。
由本例可以进一步证明针灸治疗瘫痪是值得推广的,尽管其疗程较长,但其效果明显,而且不存在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