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猪流行性猪肺疫的诊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6-09  来源:《中国兽医杂志》  作者:牛博  浏览次数:314

1流行情况

本县某养殖户共饲养约长母猪105头,2007年3月14日1头母猪忽然发病,病猪先是寒颤,发热,继而呼吸困难,用青霉素、庆大霉素、安乃近等治疗效果不佳,约3 h后死亡,病死猪颈部、四肢内侧、下腹部皮肤发红,从鼻孔流出白色泡沫;该疫病表现为传播快,发病急,死亡快,先后共发病53头,发病死亡24头,死亡率45.3%,治疗41头,痊愈29头,治愈率70.7%;该农户饲养的100多头5~40日龄哺乳仔猪未发病。

2临床症状

突然发病,全身发红,颤抖,体温升高至41℃~42℃,食欲废绝,病猪多俯卧,呼吸困难,可视黏膜发绀,多数口鼻流出白色、极个别带有淡红色的泡沫样液体,由于发病急,一部分病猪来不及治疗或治疗无效死亡,死后四肢内侧、下腹部皮肤不同程度出血。病程3 h~3 d。

3 病理变化

病死猪,腹部、耳部、四肢内侧皮肤出血,口鼻流出数量不一的白色泡沫样液体,阴部充血水肿;剖检病死猪4头,咽喉发炎、咽喉黏膜出血(2/4),肝肿大、坚硬(4/4),肺充血、出血明显肿大(4/4),肺泡积液(4/4),胃幽门溃疡(1/4),肺门淋巴结、肠系膜淋巴结出血,心脏冠状脂肪点状出血、心肌出血(2/4)。

4诊断

4.1细菌学检查:无菌采取病死猪肺、肝、脾等器官做触片,用革兰氏和瑞氏染色进行镜检。革兰氏镜检可以看到椭圆形、大小相近、有荚膜、两极浓染、对称的阴性小杆菌;瑞氏染色镜检可看到蓝色形态特征与革兰氏染色形态相近的细菌存在。

4.2动物接种试验:无菌取病死猪肝脏10g,磨碎,加灭菌生理盐水50mL,制成混悬液,腹腔接种于20日龄家兔5只,每只0.5mL,接种后3 d发病,家兔于接种96 h全部死亡,剖检死兔可见肝肿大坏死,心脏出血,肠道出血,取肝肺组织触片,革兰氏和瑞氏染色镜检可看到形态特征和病死猪相同的细菌。

据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剖检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验诊断为流行性猪肺疫。

5防治

5.1 治疗:对猪群进行24 h严密观察,发现病猪及时治疗,尽可能隔离,3月14~16日用SMM,安乃近、科信精品1号(主要成分为林可霉素),地塞米松,维生素C等治疗32头,治愈21头,3月17日以后采用科信精品1号、卡那霉素、地塞米松、维生素C等治疗9头,治愈8头。

5.2 紧急免疫接种疫苗:于15日中午对未出现临床症状的母猪进行猪肺疫的紧急免疫接种,每头猪肌肉注射猪肺疫弱毒疫苗2头份。

5.3 疫病发生后,从15日起每天用灭毒威对猪舍进行2次消毒,严格限制人员的出入,病死猪及时做无害化处理,对圈舍进行清理,用消毒液进行清洗消毒,在每栋猪舍门口设置洗手、泡脚、消毒盆,对进入猪舍的人员和用具进行严格消毒。猪舍外场地用灭毒威消毒液每日消毒1次。

经过采取上述一系列措施后,该农户饲养的猪于3月19日后停止死亡,3月21日停止发病,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6 小结

猪肺疫是养猪场常见疫病,多表现散发,对养猪业的危害较大。猪肺疫往往因管理不善、消毒防疫措施不严引入疫源而引起;由于猪体内的扁桃体等器官内可携带巴氏杆菌,当各种不良应激因素,机体免疫力下降,诱发猪肺疫,所以即使没有外来疫源,一部分猪只仍然会发生猪肺疫。因此加强饲养管理、减少猪只应激、严格的消毒隔离措施和科学的免疫程序是预防的关键。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