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隐孢子虫病与球虫病是鸡群中重要的常见的两种原虫病,对鸡的危害十分严重,且分布广泛,世界各地普遍有这两种病的发生与报道。该病主要造成肉鸡的生长发育受阻,生长缓慢,饲料报酬降低以及成年蛋鸡的产蛋数量和质量下降等。2007年1月23日某鸡群出现两种原虫混合感染症状,介绍如下。
1临床症状:鸡群感染后主要表现为精神委顿,食欲减退,消瘦,喜饮水,被毛粗乱,喜扎堆,排出水样血便,泄殖腔周围的羽毛粘有粪便,结膜炎和明显的呼吸道症状,如张口呼吸,咳嗽,打喷嚏,有罗音,口鼻炎性分泌物增多,不时甩头。
2剖检变化:病鸡眼结膜水肿、充血,鼻腔、喉头出血并充满黏液,气管和支气管上皮细胞微绒毛肿胀、脱落、萎缩性变性和炎性渗出;盲肠高度肿胀,肠壁变薄,肠黏膜出血;法氏囊肿胀成球形,内部有黄色栓塞物,肌肉及其他实质性器官无明显变化。
3实验室诊断:刮取喉头、气管、盲肠和法氏囊黏膜按1∶1比例与甘油混合涂片镜检。盲肠涂片在10×10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发现有大量的未孢子化的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而喉头、气管和法氏囊黏膜涂片在10×40显微镜下观察,发现大量呈浅红色的隐孢子虫卵囊,经测微尺测量50个卵囊,其平均大小为6.4×5.0μm,根据其寄生部位和大小,可初步判定为贝氏隐孢子虫。
4防治:饲料中添加0.0005%马杜拉霉素,无休药期,可明显减少鸡群球虫病的发病率。而贝氏隐孢子虫对马杜拉霉素不敏感,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药物,只能从加强鸡舍卫生管理和提高鸡群免疫力来预防此病。
5小结:发病鸡群,即使出现上面所叙述的各种症状也不能马上确诊,因为症状是非特异性的,特别是在伴有许多条件性病原体混合感染,确诊只能依靠漂浮集卵法在显微镜下观察及直接刮取寄生部位黏膜经涂片观察,或是采用免疫学的方法来检测相应抗原或抗体。
隐孢子虫病与球虫病均是经卵囊感染的原虫病,卵囊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可以经水源、饲料、用具传播。只有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机体免疫力,可有效防止原虫病的暴发与流行。对于本例雏鸡同时发生贝氏隐孢子虫与柔嫩艾美耳球虫混合感染来讲,在临床上容易漏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