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监测种蛋失重及其在孵化生产上的应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6-04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58

本文先从失重的生理基础着手,分析失重的原因,并介绍了监测种蛋失重的二种方法及其应用。 (一)失重的生理基础及影响因素

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会摄入氧气并同时排CO2及水,由于排出的CO2量与摄入的氧气量相近 ,因而种蛋孵化期蛋重的变化(失重)主要是因失水所致。 胚胎在发育过程中会分解固体物并产生一定量的代谢水(如每分解单位重量的脂肪会产生相应量的水),因此增加了蛋的相对含水量,蛋必须失去足够的水以保证孵化末期蛋与刚产的蛋的相对含水量一致(表一 ),如果水分不散失一部分,蛋相对含水量就会增加,最终导致胚胎被代谢水“溺死”。失重也形成了足够大的气室,为胚胎以后摄入更多的氧气、排出大量的CO2以及出壳前的啄壳创造了条件,故失水是胚胎发育所必需的。

表一 刚产的蛋与孵化末期蛋的相对含水量

原蛋重(克)失重率(%)相对含水量(%)
刚产的蛋孵化末期蛋
Murray(1926)581575.375.5
Romanoff(1967)601773.673.4

 2.失重的影响因素 影响失重的蛋壳因素有蛋壳厚度、壳孔面积、蛋壳孔数,此外,孵化湿度、温度、机内空气流速、大气压等其它外在因素也会影响失重。 (二)监测种蛋失重的二种方法及其应用 早在1923年,Dunn就指出,在孵化过程中失重过多或过少的均比那些失重接近平均值的蛋的孵化率要低。就鸡蛋来说,孵化20天的最佳失重率为12~13%,每日适宜失重范围为0.60~0.65%(Mauldin,1985),如果种蛋孵化20天内的失重率小于12%或大于13%,都将无法获得最佳孵化率。因此,必须在孵化期间定期监测种蛋失重,方法有如下二种: 1.蛋重称量法种蛋入孵前先称空载蛋盘重,然后称取上蛋后的总重,以此重量减去空盘重即得入孵前蛋净重,然后将该盘蛋正常孵化,在某一孵化日龄再次称取这盘蛋的重量,减去原来的盘重,得出净重, 算出失重率(失重占原蛋重的百分率)及每天平均失重,并与该品种蛋的最佳失重率相比较。现举例如下: 蛋盘重=2.48千克 入孵时蛋+蛋盘重=9.62千克 入孵时蛋重=9.62-2.48=7.14千克 15天时蛋重=15天时蛋+蛋盘重-蛋盘重=8.84-2.48=6.36千克 15天时失重率(%) = 入孵时蛋重-15天时蛋重/入孵时蛋重 ×100%= 7.14-6.36/7.14×100%=10.92%  平均每天失重率= 15天时失重率/15天= 10.92%/15=0.728%20天失重率=平均每天失重率×20=0.728%×20=14.56% 此例算出的20天失重率是14.56%,大大高于适宜范围的上限值(13%),表明孵化机内湿度不足。 该法监测失重时注意: 1)入孵称蛋重前要用照蛋器严格检查种蛋,以剔除破蛋、不合格蛋,提高测定的准确性。 2)各种禽胚在不同的发育阶段存在不同的失重率。鹌鹑蛋在孵化5~10天、15~18天的失重率最高(Soliman等,1994);而火鸡蛋在孵化的头7天失重最大(Christensen等,1982);鸡蛋则是孵化中期失重最低,开始孵化与孵化结束时的失重较高(Brake等,1993),而第14~18天之间的每日失重与整个孵化期的每日平均失重相近,因此,若仅测一次,宜在孵化的第14~18天之间进行。 3)由于种鸡所产的蛋的大小与蛋壳质量在整个产蛋期间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应在不同的产蛋期监测失重。郭均(1998)建议每5周监测一次,如果种蛋失重较13%少一个百分点,则将湿球温度下调1,若失重比14%多一个百分点,则将湿球温度上调1F。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