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成活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养鹅业的发展,也影响着养鹅的经济效益。因此,提高雏鹅的成活率是提高养鹅效益的关键。
提倡自繁自养
自繁自养能降低成本,费用小,解决了外地购买鹅雏的运费和长途运输所造成的意外损失,同时能保持本地区优良品种的纯度,有利于改良和杂交,发挥优良品种的优势。
强化免疫,做好疫病预防工作
在雏鹅出壳2小时~3小时内,必须100%做好高免血清的注射工作,每只鹅雏注射2毫升,7日~10日内注射小鹅瘟疫苗,每只肌注1毫升。
适时开食饮水
鹅雏出壳后20小时~30小时开食最好,但必须先饮水,水中最好添加5%葡萄糖和电解质多维,水温要接近舍温,缓解应激反应,便于胎粪排出,增强体质。过1小时后开食,开食料力求新鲜,最好是外熟里不熟的小米夹生饭,米粒松散,吃时不粘嘴,而且营养丰富,易消化。
温度湿度
适宜的温度关系到鹅雏的发育和成活。刚出壳的鹅雏毛稀而短,易散热,抗寒能力差,体温调解功能不全。因此,雏鹅舍温在第1周内应保持在30℃~32℃之间,以后每周降2℃,直到接近室外温度为止。雏鹅舍的湿度,10日内应在65%,以后逐渐降至55%。
正确的光照和科学的通风
雏鹅出壳后,第1周内每天要保证20小时~23小时的光照,第2周后每天光照减少到13小时。5月10日~6月10日是育雏最佳阶段,1周后可利用没风的天气,选择上午9点至下午2点,把雏鹅放在室外地表手摸热乎、朝阳的地方,采自然光照。注意舍内通风换气,排除有害气体,防止冷气直接吹到鹅雏身上。
饲喂与密度
科学的饲喂、合理的密度与 鹅雏的生长快慢有关,且可减少挤压死亡。1周内每天喂6次~8次,每3小时1次,头3天喂6次,4日后消化功能和采食能力都有所加强,每天可喂8次,2周后白天喂4次,夜间喂2次,3周后白天喂4次,夜间喂1次,4周后有放牧条件的地方,白天以放牧为主,中午和夜间补喂1次。喂料时把精料和青料分开,先喂精料后喂青料。随着鹅雏的生长,可适当调整放养密度,密度过大容易造成挤压死亡。7日内。每平方米20只~40只,7日龄~15日龄每平方米18只~20只。
科学调整配方和合理组群
全价日粮是促进鹅雏生长 的重要基础,育雏期间生长极为迅速,可分不同的生长阶段适当调整饲料配方,供给充足的蛋白、矿物质和维生素。在群体上,专业养殖户(场),可在500只~2000只范围内,业余养殖可在50只~100只范围内,群体过大,容易因管理不周而造成损失,群体过小浪费人力,没有效益。
做好防病与饲养管理工作
雏鹅育雏期最易患的就是感冒和白痢病,1天~3天内在饮水中加入适量的 益生素,7日~10日内在日粮中添加敌菌净和氟哌酸,100千克饲料中加50克,500只雏鹅一次用量,可有效防止拉稀和感冒。只用药3天,不可长期使用,以免产生药物沉积和抗药性。15日之后,饲料中添加驱虫药,防止寄生虫病。在日常管理上,必须做到三勤:勤检查、勤喂饲、勤打扫,确保水料新鲜无变质。合理放牧戏水,放牧上下午各一次,天热早出晚归,下午晚出晚归,中午休息2小时~3小时,鹅的采食高峰在早晚。同时,掌握好鹅的习惯适时放水,每天至少放水3次,热天可增加放水次数和时间,防止中暑雨淋,防惊群、防跑伤、放农药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