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猪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病。病原体分若干群,其中C群引起猪急性败血性链球菌病,E群引起猪化脓性淋巴结肿。
【病因/病原】
猪溶血性链球菌是一种革兰氏阳性菌,不运动,不形成芽胞,通常呈球形或稍扁平,在血液、组织及培养物中常呈单个或双球形,菌体相连呈链状。常以共栖菌或致病菌的方式存在于大多数哺乳动物的体表。在我国广泛传播的猪溶血性链球菌常引起猪的败血症脑膜炎和关节炎。
【流行病学】
各种年龄、各个品种的猪都可感染猪链球菌而患病,病猪及死猪的尸体是本病传播的主要来源,病愈带菌猪也可传播本病。病猪的排泄物,病死猪从天然孔流出的带菌血液,在处理过程中的污物污水均可造成环境污染和疾病传播。该菌可通过多种途径感染猪。
【病理学】
颈下、腹下、四肢等区域可见到皮肤有紫红色片状或斑点状出血,死尸皮肤发红,急性死亡猪常见从鼻腔有血液流出,或从其它天然孔流出暗红色凝固不良的血液。全身淋巴结充血,体积明显增大。右心室扩张,心耳、冠状沟及左心室内膜有出血斑点。脾、肾均充血、出血、体积增大。喉头、气管和支气管粘膜充血,多充满泡沫。肺充血,切面有大量的红色泡沫及血液流出。肝呈暗红色,肿大,切开流出暗红色血液。四肢关节发生浆液性纤维素性炎症。关节腔滑膜充血、粗糙,腔中滑液变浊,常伴有黄白色乳酪样块状物,严重时关节周围肌肉组织化脓或坏死。
【症状】
该病病程为2-8天,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可达70%-80%。最急性型体温升高到41-42度,卧地不起,呼吸急迫,很快死于败血症。急性病例的病程长一些,体温42-43度,精神沉郁,厌食,头低垂,病猪喜欢喝水,眼结膜充血潮红,流泪,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到130次/分钟以上,病猪迅速消瘦,极度衰竭。临死前出现明显的神经症状,如共济失调、麻痹、四肢作划水动作、颈部强直、角弓反张、震颤、全身出血,死亡时从天然孔流出暗红色血液。慢性的病猪呈现一肢或四肢关节炎,关节肿大,触之有明显的疼痛感,站立困难,终因极度衰竭瘫痪麻痹而死。病程可拖到1个月以上。
【诊断】
1.早期诊断必须结合当地的流行病学、病理解剖学及细菌学分离鉴定来确诊。
2.通过药物治疗作为辅助诊断。3细菌分离鉴定确诊:无菌采集死猪的心血、肝、脾等样品,划线接种于血液琼脂平板上,培养24-48小时,在划线上可见到呈灰白色、有光泽、半透明、湿润粘稠的的菌落,在菌落周围可见到明显的β溶血。血清学诊断可采用沉淀反应,这只对慢性猪链球菌病有诊断意义。
【治疗】
临床首选是青霉素,按15000-20000国际单位/公斤体重肌肉注射,4小时后以同样的剂量再注射1次,病猪体温很快下降,食欲恢复正常,即使已出现跛行的病猪,也可完全康复。如同时注射链霉素,则效果更好。采用磺胺类药物治疗,也可收到明显效果。对猪链球菌有较好抑制作用的药物分别是青霉素、链霉素、金霉素、四环素、磺胺噻唑钠。中药治疗可用:野菊花25克、忍冬藤30克、紫花地丁、夏枯草、七叶一枝花各20克灌服。
【防治措施】
目前国内用于此病预防接种的疫苗有两类,一是氢氧化铝苗,另一类是活的弱毒疫苗。灭活苗是由中国兽药监察所与成都药械厂联合研制的,采用从猪败血性链球菌流行疫区的病猪分离的乙型溶血的革兰氏C群猪链球菌,通过敏感猪增强毒力,取纯培养物作种子,接种于含1%裂解红细胞全血及0.2%葡萄糖的缓冲肉汤培养,制成铝胶灭活苗,以5毫升免疫接种种猪,经强毒攻击,免疫猪可获得66%保护,此苗在疫区使用,有效地控制了该病的流行。弱毒苗有广西兽药研究所用化学药品致弱的G10-S115菌株冻干苗和广东佛山兽医高等专科学校用37-45度传代致弱的ST-171菌株冻干苗,经实验室和一定范围内推广应用,证明安全有效。其中生产量比较大,使用区域较广的是广东佛山高温培育的ST-171弱毒冻干苗。该苗可获得75%以上的免疫保护,免疫期为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