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减少雏鸡早期死亡五妙招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4-21  来源:农业科技报  作者:牛博  浏览次数:166

1、控制育雏温度

进雏鸡前,育雏室距地面1米高度的温度要达到33℃~35℃,3天后为31℃~32℃,以后按每周2℃~3℃递减直到自然温度。

2、及时饮水,适时开食

孵化出雏,一般从第一只鸡破壳到全部出壳需48小时,再加上注射马立克疫苗、装车运输,部分雏鸡出壳时间已超过72小时。此时鸡群处于较为严重的脱水状态,因此要在进雏前准备好充足的盛有凉白开水的饮水器,及时人为训练雏鸡喝水。休息4~5小时后开食,结合2日龄内24小时光照,使雏鸡尽早恢复体力,保证营养摄入。

3、严格消毒,谨防脐炎发生

脐炎又名卵黄囊炎,是引起幼雏早期死亡的最常见疾病。因为雏鸡脐炎多是在孵化期间引起,所以孵化器具和种蛋的消毒尤为重要。种蛋的消毒多采用甲醛、高锰酸钾熏蒸法;孵化器具的消毒多采用彻底清洗、喷雾消毒和甲醛、高锰酸钾熏蒸并用的方法。

4、控制鸡白痢病

鸡白痢病主要是由于孵化场种鸡垂直感染,多发生在7日龄以内,因此7日龄以内药物预防十分重要。一般可选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氧氟沙星、蒽诺沙星等多种药物饮水或拌料。

5、减少管理中造成的死亡

啄羽多发生在3~5周龄,随着日龄增长,密度相应增大,加之通风不好,氨气较浓等因素,引起雏鸡啄羽。加强通风,减少密度是防止啄羽的主要措施,一般饲养密度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每只鸡占有饲槽位置大小;二是每平方米容纳的鸡数。前者影响采食,后者影响空气质量。饲养密度因饲养方式而异,地面平养,密度应小些;网上饲养,密度可大些。

另外,在育雏期间饲料单一,可引起维生素缺乏症。主要是维生素A、B2、E、K缺乏,所以必须根据雏鸡营养标准配合营养平衡的全价饲料。

再者,雏鸡在7日龄以内母源抗体较高,一般不会发生恶性传染病,7日龄以后往往因管理不当,导致雏鸡发生传染性疾病而大批死亡。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