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后备种鹅的饲养管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4-10  来源:农业科技报  作者:牛博  浏览次数:161

后备种鹅是指70日龄以后至产蛋或配种之前,准备留作种用的鹅。

生长阶段饲养 青年鹅80日龄左右开始换羽,经30天~40天换羽结束。此时的青年鹅仍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不宜过早粗饲,应根据放牧场地的草质,逐步降低饲料营养水平,使青年鹅体格发育完全。

控制饲养阶段后备种鹅经第二次换羽后,应供给充足的饲料,经50天~60天便开始产蛋。此时,鹅身体发育远未完全成熟,群内个体间常会出现生长发育不整齐、开产期不一致等现象。故应采用控制饲养措施来调节母鹅的开产期,使鹅群比较整齐一致地进入产蛋期。公鹅第二次换羽后开始有性行为,为使公鹅充分成熟,120日龄起,公母鹅应分群饲养。

在控制饲养期间,应逐渐降低饲料营养水平,日喂料次数由3次改为2 次,尽量延长放牧时间,逐步减少每次喂料量。控制饲养阶段,母鹅的日平均饲料用量一般比生长阶段减少50%-60%。饲料中可添加较多的填充粗料,以锻炼鹅的消化能力,扩大食管容量。后备种鹅在草质良好的草地放牧,可不喂或少喂精料。弱鹅和伤残鹅等要及时挑出,单独饲喂和护理。

恢复饲养阶段 经控制饲养的种鹅,应在开产前30天~40天进入恢复饲养阶段。此期应逐渐增加喂料量,让鹅恢复体力,促进生殖器官发育,补饲定时不定量,饲喂全价饲料。

在开产前,要给种鹅服药驱虫并做好免疫接种工作。根据种鹅免疫程序,及时接种小鹅瘟、禽流感、鹅副黏病毒病和鹅蛋子瘟等疫苗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