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浅谈肥胖母牛综合症的诊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4-07  来源:中国畜牧招商网  作者:青青  浏览次数:232

肥胖母牛综合症是奶牛由于饲养条件较好,体质过于肥胖,在产犊后出现的一系列病的总称。临床以消化、代谢、生殖等功能失调的综合表现为主要特征。随着牛奶价格的一直攀升,人们对奶牛的饲养更加重视,干奶期精料喂量过大,能量过高,产后引起本病。给奶牛的饲养构成严重的威胁。

衡水某牛场相继有4头母牛发病,均为大育成牛,临床上以体温升高、食欲废绝、胃肠蠕动音停止为特征,病牛表现持续性发热、进行性衰弱、乳房炎、子宫炎、胎衣不下、神经症状、卧地不起。剖检肝脏色泽微黄,呈脂肪肝样病变,其他器官均无异常。经综合诊断为肥胖母牛综合症。

1发病特点

同一牛场的牛发病,相邻牛场无传染性。发病牛为大育成牛,第一胎产后发病。发病时间为产后1~7天之内。发病牛体型好,品质优良,膘肥体胖营养良好。

2病因分析

此奶牛场为新建牛场,从外地购入3~4月龄小母牛,在未产犊期间又购入肉牛以育肥(充分利用场地)。一段时间内将肉牛剩余精料喂给怀孕后期的奶牛,致使奶牛过肥,产后由于进食量下降,造成能量负平衡,导致体脂肪分解,产生大量酮体,从而引起消化机能障碍,代谢机能异常,生殖功能失调。出现一系列的消化、代谢、生殖、神经的临床症状。

3症状

本场发生的为亚急性型,产后2~7天发病。第一头,初表现为乳房炎。第二头表现为胎衣不下,子宫蓄脓。第三、四头表现为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废绝,产奶量下降粪便少而干,粪球表面附有脱落的肠黏膜上皮细胞,呈白色胶胨样,瘤胃蠕动音消失,肠音减弱。心脏听诊有间歇音,渐进性消瘦,脱水。后期卧地不起,出现神经症状,头歪向一侧呻吟、磨牙、衰竭死亡。对药物治疗无反应,病程7~10天,死亡率高。再四头发病牛中仅治愈一头,连续治疗达一个月之久,治疗费用颇高。

4诊断要点

品质较好的高产奶牛;奶牛的膘情较好,评分达四分以上;产后发病,以消化代谢生殖各方面机能紊乱为特征。

5防治

本病是长期的营养失调而又受产犊的影响而发生的代谢紊乱,发病后治愈率低,死亡率高,故应在怀孕期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5.1加强饲养管理供应平衡的日粮 ①限制精料的喂量增加干草量,限制青储喂量;②饲料品种多样化;③根据不同的生理阶段调整营养比例,避免干奶牛喂泌乳牛的饲料;④产前增强运动,以减少水肿、胎衣不下、子宫迟缓的发生。⑤产前建立酮体监测制度,提早发现病牛。

5.2治疗原则,抑制体脂分解,保肝解毒,改善瘤胃功能,对症治疗 ①补糖补盐,静脉注射大量高糖及电解质糖盐比例为2:1;补充适量碳酸氢钠。②激素疗法,因体脂过度分解造成持续性高烧,用抗生素和退烧药无效,应用大量皮质激素效果良好,可用地塞米松,用量60毫克/天,用量应采取递减法。③控制体脂的分解增强瘤胃功能,肌注含有烟酸和复合维生素B的药物,灌服氯化胆碱和维生素E。④防止继发感染,可使用广谱抗生素,如金霉素、四环素等。⑤对症治疗,粪干少的,可灌服液体石蜡。粪球表面附着脱落的肠黏膜,可肌注庆大霉素。贫血病牛补充VB12,乳房炎可乳头注射抗生素。子宫炎病例尽量不冲洗子宫。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