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 » 正文

仔兔伤亡查祸根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3-20  来源:山东科技报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167

冻死:主要发生在冬季室外或室内保温性能不好的兔笼,一般温度高于5℃,仔兔存活的可能性就大些,最好高于10℃。冬季母兔产仔时拉毛不及时或不拉毛时应人工协助拉毛。

产箱不合理:产箱过大、过矮、垫草长度不够。产箱过大,仔兔到处乱爬,不能及时吃到奶水。可把窝做成浅窝型,让仔兔在一起扎堆取暖。

咬死:哺乳母兔母性差,临产后,由于身体脂肪、蛋白质缺乏,急需补充营养而将仔兔吃掉,或寄养方法不当,被母兔嗅出而将仔兔咬死。

饿死:母兔奶水不够而将仔兔饿死。兔为半食草性动物,断奶后无论哪个生长阶段都需要合理搭配精料。仅喂青干草不行。

管理不当:有的养殖户用棉花或其它动物毛代替兔毛给仔兔取暖,母兔由于不熟悉环境或有异味引发泌乳力下降,而不愿哺乳。有的养殖场在恶劣天气下也不关门窗,大风把兔毛刮去。

病死:母兔患有乳房炎或乳房脓肿,仔兔食用含菌的母乳后患黄尿病死亡。

弃仔不及时:要根据季节、营养、膘情、环境等决定所留仔兔的多少,有的养殖户几乎所有的仔兔全部保留,这造成强壮的吃奶多些,弱小的仔兔吃不到奶或吃奶少,几天后消瘦死亡。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