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散养家禽怎样防治禽流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3-10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165

禽病毒性流行性感冒,简称“禽流感”,又称“真性鸡瘟”、“欧洲鸡瘟”,是由A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禽流感可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和低致病性禽流感。

禽流感主要危害:一是严重危害养禽业,禽类感染禽流感病毒后,一般3至5天发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最高可达100%,给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二是禽流感病毒经过变异之后,一些病毒能够感染给人,人感染禽流感后,一周左右发病,病死率高达50%,给人的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家禽感染禽流感后的临床症状:所见症状有精神沉郁,饲料消耗量减少,消瘦,母鸡的就巢性增强,产蛋量下降;头部和脸部水肿,神经紊乱,同时可能出现腹泻;有的病禽腿变红,鼻分泌物增多,呼吸极度困难,甩头,严重的可窒息死亡。

散养禽户的日常管理:关好鸡场,锁好鸡舍,仅允许饲养人员和必要的场内管理人员进出鸡舍、鸡场;对来场购鸡的经销商贩,其车辆和笼具一定要保持干净,并位于场外,不允许将装鸡的鸡筐带入鸡舍,更不能把装有其他鸡场的鸡带入场内;彻底清洗、消毒养鸡设备和用具,不能使用外场用过的养鸡设备;定期采集血样,做好疫情监测,发现异常疫情,及时向动物防疫部门报告。

禽流感病毒在外界环境中存活力较差,对乙醚、氯仿、丙酮等有机溶剂均敏感。常用消毒溶剂容易将其灭杀,如氧化剂、稀酸、卤素化合物(如漂白粉和碘剂)等都能迅速破坏其活性。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