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 正文

掌握原则记要领 种猪引进便成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2-24  来源:河南科技报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200

编者按 对于养猪企业来讲,良种是提高养猪效益的首要因素,种猪的质量是关系养猪成败的关键环节;对于农户及规模养猪场,引种是实现品种改良和迅速提高养猪效益的有效途径。因此,引进种猪不仅要依据市场变化选择合适的时机,还要对供种场和种猪的个体进行选择,并加强对引进种猪的饲养管理。在此,我们刊登由山东省沂水县职教中心侯和菊撰写的一组稿子,希望可以给饲养者以帮助。

掌 握 一 条 原 则

规模化养猪的引种是一个持续的工作。引种必须遵循一个基本原则,即不断引进优秀的基因,保持种群有良好的繁殖能力。为此,种母猪每年要更新30%左右,种公猪更新40%~50%,以提高猪群的生产性能和销售竞争力。每次引种应考虑将引进疾病的风险降到最低,并采取最有效的引种方法和选择引种最佳时节。

克 服 四 个 误 区

选择体重价低的种猪 一些刚步入养猪行业的专业户,往往只讲价钱不讲质量,而一旦发现购买的种猪质量比较差,繁育的后代生长速度慢、饲料转化率低、出栏时间长时已经晚了一年,给自己的猪场带来了损失。

忽略种猪质量还表现在,多数养猪户都喜欢体重大的猪,觉得引进体重大的猪更合适,其实,这样容易给今后的生产带来隐患。这是因为:一、体重大的种猪多数是猪场销售时被挑剩下的猪,挑选余地比较小。二、种猪场对体重在60公斤以上的后备母猪饲喂了育肥猪料,增加了猪的体重,却损害了猪的生殖系统发育,降低后备母猪的发情率以及配种受胎率。三、后备母猪体重达60公斤后就要限量饲喂,以防过肥,而体重大的猪显然比较肥,不具备种用体况。四、引进的种猪在配种前,还要有充分的时间进行免疫注射和驱虫。因此,适宜选择的种猪体重应为50~60公斤。

选择具有双肌特征的种猪 很多客户在购买种猪时,总是希望选择到“双肌臀”或“双肌背”体型的种猪,这种做法是不太明智的。“双肌臀”和“双肌背”的概念是不同的,从猪的后躯观察,臀部左右两侧肌肉丰满,故称为“双肌臀”;从背部看背中线两侧肌肉发达明显称“双肌背”,很多瘦肉型纯种猪或杂交猪均具有这样的体型,具备双肌特征的母猪泌乳力要比正常体型母猪的泌乳力差10%,直接影响子猪的断奶体重。同时这一表现型也不是固定的,父母表现双肌性状,其后代不一定表现出双肌性状。购买种母猪就要侧重于观察猪的母性特征,如四肢粗壮结实,第二性征如奶头、外阴部、体躯结构的匀称等,仅仅后躯发育特别优秀的母猪不适宜作为种用。如果挑选种公猪,应该注重瘦肉率、胴体品质、四肢粗壮、生长速度、饲料报酬率等性状和体型外貌,这是提高后代瘦肉率的最好措施。

注重引进新品种 现在市场上的品种比较多,杜洛克猪、长白猪、大白猪一直是生产瘦肉型猪的三个首选品种,它们本身的生产性能也在不断选育中得到提高。但任何一个品种都不可能同时具备瘦肉率最高、产子数最多、生长速度特别快、适应性又很强等优点,任何一个品种都有优点和缺点,在生产中只是充分利用它的优点,通过杂交使之更加符合市场的要求。饲养户引种时,注意不要盲目购买和饲养不适合自已发展的所谓新品种,这样的猪种对饲养条件的要求比较高,不容易饲养成功,要尽可能购买大众品种,在有了经济和技术实力后,再考虑引进那些特别的专门化的猪种,尽可能少走弯路,减少经济损失。

多处引种利于生产 许多人认为从多猪场引种,种源多、血缘宽,有利于本场猪群生产性能的改善,但是每个猪场的病原谱差异较大,而且现在疾病多数都呈隐性感染,一旦不同猪场的猪混群后,某些疾病暴发的可能性很大,引种时,尽量从一家或少数种猪场引进种猪。为安全可靠,引进种猪时可进行实验室检测,要求场家提供免疫记录、免疫程序等。从确保猪群健康的角度出发,引进的种猪必须进行30~40天的隔离饲养,观察其健康状况,适时进行免疫接种。

挑 选 把 好 三 关

引进种猪,除了要向种猪销售单位索要具有兽医检疫部门出具的检疫合格证外,还要注意把好以下三关:

生产性能关 种公猪要求品种纯正,活泼喜动,睾丸发育正常,包皮没有太多的积液。成年种公猪要性欲旺盛,爬胯主动,强劲有力;种母猪要发育良好,无病态表现,反应机敏,宜选择生殖器发育良好,阴户较大且松弛下垂,乳头多的母猪。另外,还要求耳号清晰,纯种猪应打上耳牌,以便标识。选种时还应注意公、母猪的血缘关系,引种数量较大时,每个品种公猪血统不少于5个,且公母比例、血缘分布适中。

疫病关 种猪要求健康、无任何临床症状和遗传疾患(如脐疝等)。选猪前应对目标场及该地区的疫病流行情况进行了解,避免从疫区引进种猪。必要时可对一些可能存在的传染病进行实验室化验,以排除某些疫病隐性感染的可能性。

环境适应关 在实践中大多数引种者往往只重视品种猪自身的生产性能指标,而忽视品种原产地的生态环境,因而引种后常常达不到预想的目的。所以,猪场引种时还要把好种猪的环境适应关。引种时要综合考虑本场与供种场在区域大环境和猪场小环境的差别,尽可能做到本场与供种场的环境的一致,这就要求我们引种时不宜舍近求远。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