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母鸡的管理:
1.过度(16-22周):是指母鸡由育成向产蛋过渡的阶段,是母鸡能量积累、逐渐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在此阶段母鸡已基本完成骨架发育,所要做的事是往骨架上贴肉,因此16周之后每周的周增重就显得非常重要。这阶段鸡的主要变化是胸肌——逐渐丰满,耻骨——由软、向后弯曲、变硬、开启、有脂肪蓄积(脂肪垫)。所以在管理上我们应该做到:
1)体重达标、均匀度好的(80%):一般增加15周料量的10-12%即可,以后每周递增上一周料量的7%,每周至少两次检查胸肌、耻骨的变化。
2)体重不达标、瘦的、均匀度好的:16周料量的调整应走上线15%,甚至更高;以后料量的调整依胸肌变化而定。
3)体重不达标、胖的、均匀度好的:16周料量的调整应走下线10%,甚至更低;以后料量的调整依胸肌变化而定。
4)体重超标、瘦的、均匀度好的:16周料量的调整会更高。
5)体重超标、胖的、均匀度好的:16周料量的调整会更低。
6)均匀度不好的(65%):应在12周进行全群称重分群,并按2)、3)、4)、5)分别给以不同料量。
2.加光时机、程序及强度:
1)加光时机——胸肌丰满呈大“V”或小“U”字形、耻骨间距2-4公分、耻骨片上有脂肪垫。
2)加光程序:
A.密闭鸡舍:均匀度好的加光可迅速些;均匀度差的加光要缓慢些;疫病易发期达产蛋高峰的加光、加料要缓慢些(每年的2、3、4、11、12月)。
B.开放式鸡舍:注意逆季鸡群12周的补光。
C.育成遮黑、产蛋开放鸡舍:注意遮黑布不要扯得太早,要在产蛋率达70%后再扯。
D.注意:无论何种饲养模式,加光时一定要考虑鸡群的均匀度情况及疫病发病情况。
3)强度:50LUX、均匀一致。
3.正确的加料方法——依据
1)蛋重:建议每天同一时刻秤蛋重,做好蛋重曲线,依据曲线的倾斜度变化看加料是否合适。另外,蛋重的变化在料量变化后3天即可体现。
2)产蛋率:现代品种的特点是产蛋率20%之后上涨非常快,平均每天4-6%。因此,仅凭产蛋率的变化来决定加料量是不准确的,往往会造成加料过快、蛋重增长快、机体过肥的现象。反之则会出现蛋重不增或缓慢、胸肌偏瘦、产蛋率60%之后上涨慢、长长停停(牺牲产蛋率满足蛋重)的现象。
3)胸肌变化:始终保持“V”字形胸肌是产蛋率爬高峰及高峰维持的关键。
4)体重:一般在料量改变5天之后才能体现。
5)疫病情况:
4.高峰料的给予时机及高峰料量的确定:这是一件很难确定的事情!因为它涉及的变数太多——饲料质量、鸡群的体况、产蛋率的变化、蛋重的变化、环境温度、疫病等。在这里饲料的质量是关键,若能保证饲料质量的稳定性,我们既可摸索出一定的规律进行微调,否则的话很难。
5.减料时机及正确的减料方法:
1)减料时机:我们建议在产蛋总量(蛋重X产蛋率)不变时即可减料,一般情况下在32周左右。
2)正确的减料方法:同3。
6.种蛋、蛋窝的管理:最主要的是注意种蛋、蛋窝的卫生。
要求:
1)种蛋产出后尽短时间拣到干净的蛋盘里、分级(合格、不合格的的分开)、尽快送到熏蒸间里熏蒸、尽量减少地面蛋。
2)注意种蛋的储存:温度均匀、保持一定湿度、干净卫生。
3)蛋窝:要经常更换、补充干净的垫料。
4)如何减少地面蛋?
7.营养的补充、降低应激:
营养的补充:开产对鸡而言是很强烈的生理应激,任何外界因素的改变都会影响鸡群的健康水平。所以人们往往在水中添加多维电解质,来提高鸡群的抗应激能力,但一定要注意引水系统(水源、管线、饮水器)的卫生,保证鸡只喝的每一口水都是干净的。
二、公鸡的管理:
1.过度(16-22周):是指公鸡基本完成骨架发育和往骨架上贴肉的过程,体况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胸肌由小“V”向“V”或大“V”过渡。此阶段周增重非常关键,同母鸡一样根据体况情况、依据手册建议分别给予不同料量。
2.加光时机及正确的加光方法:公鸡的加光时机一般比母鸡早5-7天。加光方法要依据体况体况而定,体况好的可快些,反之则慢些。
3.公母鸡合群的最佳时机及方法:在产蛋期我们要求三个一致性——母鸡性发育一致性、公鸡性发育一致性、公鸡与母鸡性发育一致性,做好这三点才能保证种鸡有好的产蛋率及受精率。因此,我们要求公鸡必须性成熟后才能混群,首次混群的比例不能低于5%,以后逐渐递增,待29周比例达9%,随时更换、淘汰体况不好的公鸡。
4.合格种公鸡的标准:
A.鸡冠、肉冉、眼眶周围通红
B.胸肌丰满、坚实,呈“V”型。
C.胫骨长度12cm以上、不驼背、脚趾不弯曲。
D.体重达到或超过标准。
5.如何保持公鸡的最佳体况:
1)合理给料:在整个产蛋期,依据公鸡的体况变化,料量是可加可减的,切忌过肥或过瘦。
2)给料设备:注意公鸡喂料系统的高度、料位、摇摆程度。最好的方法是固定高度、固定设备,并根据公鸡数量的变化,随时增加或减少料位。
6.有效公母分饲、合理比例:在实际生产中真正做到有效的公母分饲是很难的,尤其是现代的品系——公鸡头偏小。因此,在合群前要仔细检查给料系统——限饲格的宽度与高度、公鸡料桶的高度、料位;合群后(23-30周)每周至少两次检查鸡群的吃料情况。参考手册要求、依据公鸡状况确定合理的比例,及时淘汰没有意义的公鸡(腿病、脚病、冠子发紫、拉希、肛门苍白、不湿润等)。
7.检查公鸡精液质量——精子活力、精子活力指数。
三、免疫及几种常见病:
1.开产前的免疫、监测及程序的制定:鸡群开产前的免疫是非常关键的——既要保护本代次、又要保护下一代,所以一定要认真、细致、合理。为了保证鸡群产蛋高峰期有很好的抗体保护,要在16周、26周监测禽流感、新诚疫的抗体水平,低的要及时补免,以后至少每月检测一次。程序的制定要依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而定,新城疫的免疫最好考虑国内毒株的使用。
2.常见病:
1)新城疫:主要威胁3周龄左右的小鸡及产蛋高峰期的鸡;小鸡表现:早期精神沉郁、食欲降低、羽毛蓬松;3-5天之后表现出神经症状,死陶偏高达30-40%。大鸡主要表现产蛋爬高峰时感染——产蛋率没有高峰或短期内不增;高峰期或高峰后感染——产蛋率急剧下降10-40%,一般8天左右降到最低。抗体检测——离散度加大、最高值超过13;
建议:新诚疫的首免不要晚于3日龄,二免与一免之间不要超过2周,考虑国内毒株的使用;活苗免疫最好每月一次,用Lasota与新威灵交替使用,喷雾、饮水、点眼皆可;使之产蛋期的抗体水平始终维持在7以上,离散度不超过4。
2)禽流感:
建议:选择质量好的疫苗;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首免不要晚于2周、二免与一免之间不要超过3周、最好H5-1/-4同时免、免疫后4周抗体水平不低于5。
3)传支:关注4/91
4)大肠杆菌病:常见2周龄左右及产蛋率爬高峰的鸡。关键是保证鸡喝的那口水的清洁,注意引水系统的卫生。
建议:每月至少一次从水末端取水,检查水的细菌含量;在不做活苗免疫前提下,水中长期加一定浓度的消毒剂;在饮水中添加多维之后,引水系统一定要彻底冲洗;多维最好加在饲料里;在开产前最好投一疗程抗菌素,降低体内细菌含量。
5)营养缺乏:常见于4-11周及产蛋爬高峰时;鸡群表现吃料速度慢、死陶偏高、不愿活动;主要原因是硒缺乏症;建议:在4周、开产前定期补给亚西酸钠、VE。
6)霉菌毒素:常见于产蛋爬高峰时死陶偏高、受精率低;鸡群表现为口腔溃疡、吃料速度慢、拉希、喘;剖检:肠粘膜脱落、内容物呈紫黑色、肠系膜与浆膜连接处发绿,公鸡睾丸实质变性、糟、发白(没有或很少有血管分布)。
建议:严把饲料原料质量关,尤其是玉米;注意饲料的加工、运输、储存;饲料中最好长期加质量好的防霉剂。
四、环境管理:
1.合理的通风与温度控制:关键是在保证鸡舍温度的前提下,如何处理好进风与排风的关系。
1)冬季:外界温度很低,要求鸡舍的温差不要超过3度。要有供暖实施,尽量采用侧窗通风,注意鸡舍内的气流方向。
2)夏季:最好有湿帘降温设施,;尽量开大进风口的面积、开启风机个数;使鸡舍保持2米/秒的风速;减少通风死角;注意温度的骤然变化。因此,每年的4月份要检查设备的运转情况——湿帘、风机。
3)春秋:昼夜温差较大,要根据风机开启个数随时调整进风口的大小,必要时启用侧窗通风或间断式通风。
2.饮用水的卫生:前面已经提过,要特别注意饮水末端的卫生,尽早、尽量采用封闭式引水系统;建立监督、检查机制。
3.待鸡消毒:待机消毒要合理——方法、时间、浓度、外界湿度。
4.垫料的管理:要特别注意垫料的形态、厚度、湿度、有无杂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