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鸡非典型新城疫的预防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9-01-19  来源:动物医学进展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356

摘 要:鸡非典型新城疫是由1型禽副黏病毒引起的疫病,常见于规模化鸡场,影响雏鸡正常生长,造成蛋鸡产蛋率严重下降,目前主要通过临床症状和病理学变化与典型新城疫相区别并进行初步诊断。非典型新城疫发病和死亡率均低于典型新城疫,正确的疫苗免疫接种可降低发生非典型新城疫的风险,发病后积极的治疗可取得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鸡非典型新城疫;鉴别预防

自20世纪20年代人们开始认识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 ND)以来,新城疫始终是养禽业中最重要的传染病之一,典型新城疫的发生常给养鸡场以毁灭性打击。历史上曾出现过的几次世界范围内新城疫大规模流行,给许多国家养禽业造成严重的后果,同时也促进了新城疫防疫体制的健全和疫苗研究的发展[1]。随着免疫制度的完善和疫苗品质的提高,典型的新城疫已经很少出现大规模的流行,主要在农村散养鸡群中暴发。然而高密度、大剂量的疫苗接种虽然基本控制了典型新城疫疫情,却不能完全消除新城疫的影响,以往的典型新城疫转而表现为非典型新城疫,困扰着养禽业的发展[2]。伴随危害的日益突出,非典型新城疫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和养禽业的重视,其防控也取得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经验。

1 非典型新城疫和典型新城疫的鉴别

非典型新城疫和典型新城疫的病原同为Ⅰ型禽副黏病毒,二者具有某些共同点的特征,但发病的严重程度明显不同,目前主要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进行区别判断[3]。

非典型新城疫和典型新城疫在临床上的共同特征表现为,都以呼吸和消化道症状为主,病鸡呼吸困难,张口呼吸,气喘,甩头,出现呼吸啰音;排绿色稀粪,采食减少;产蛋量下降,软壳蛋、白壳蛋增多。其临床区别在于,发生非典型新城疫的鸡群一般都已进行过疫苗免疫接种,循环抗体(血清抗体)HI效价较高,病鸡精神状态稍差,食欲减少但不会完全消失,粪便略呈淡绿色,一般没有神经症状,蛋鸡产蛋量逐渐下降但不会完全停产,没有混合或继发感染其他疫病时死亡率较低,积极正确的治疗后病鸡能很快恢复;典型新城疫一般出现在未经免疫或免疫后抗体水平极低的鸡群,病鸡精神高度沉郁,食欲减少直至废绝,粪便深绿,病鸡有时表现盲目前冲、后退、转圈、啄食不准、头颈后仰或扭曲等神经症状,蛋鸡产蛋迅速下降最终停产,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治疗后还会出现病鸡大量死亡。在病理变化上,非典型和典型新城疫都可能会观察到气管黏膜充血,出血,黏液增多,扁桃体出血、肿胀,心冠脂肪、心肌出血,腺胃乳头开口部出血,肌胃角质膜下出血。在典型新城疫病例中还可以看见病鸡直肠、两盲肠夹回肠前1/3处、卵黄蒂后3 cm~5 cm处和十二指肠降支1/2处浆膜暗紫红色出血,黏膜出现灰黄色坏死;泄殖腔充血、出血和糜烂;而非典型新城疫一般只在淋巴结表现肿胀、出血,而且程度较轻[4-7]。

这些临床和病理上的不同表现,在典型和非典型新城疫的鉴别诊断上有很重要的意义,能够为非典型和典型新城疫的区别诊断提供依据,但这些区别有时也不是绝对的,作出诊断时应综合考虑鸡群饲养管理、年龄结构、应激等因素。同时非典型新城疫常与其他疫病混合感染,特别是传染性法氏囊病、传染性支气管炎、产蛋下降综合征、支原体感染、大肠埃希菌病、禽霍乱、球虫病等[8-10]。这些疫病的混合会使病鸡的临床病理表现变得更为复杂,从而增加临床诊断的难度,常造成误诊。

2 非典型新城疫的流行病学特征

非典型新城疫多数发生在免疫鸡群,从发病时间看,非典型新城疫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同时又呈现明显的季节高峰,仝宗喜等对392次非典型新城疫病例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非典型新城疫发生数量从春季的4月份开始逐渐地上升至6月份,夏季从7月份开始下降至8月份,到了秋季的9月份又呈急剧上升趋势,直至10月份,然后到了冬季的11月份又开始下降至来年3月份。总之,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呈现春、秋季两高,夏、冬季两低,秋比春高的发病季节规律[11]。

发病鸡以24日龄~40日龄的雏鸡和产蛋高峰前后的蛋鸡最多,而育成鸡相对偏少。鸡群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低于典型新城疫,其中发病率可达30% 左右,没有混合感染时死亡率一般不超过2%。产蛋鸡症状较轻,主要是产蛋下降,蛋品质降低,出现白壳蛋、软壳蛋,随着病程延长,腹泻加重,白壳蛋和软壳蛋增多,破蛋率升高,病程超过20 d时,产蛋率急剧下降,几天之内可由产蛋高峰下降到30%~40%[12]。

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生无品种差异,罗曼、海兰和迪卡、乌鸡等品种均有发生。某一些发病的鸡群,如处理不善,可反复发病[13]。

3 非典型新城疫病因分析

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生主要与鸡的免疫状况和现场流行毒株毒力有关。生产中常用循环抗体HI效价评定新城疫的疫苗免疫效果,高水平的循环抗体可防止典型新城疫的暴发。一般情况下,循环抗体HI效价在6 log2以上时,可以避免鸡群因新城疫大量死亡,8 log2以上基本可避免鸡死亡,10 log2以上基本可避免产蛋急剧下降,而当HI效价低于4 log2而又受到强毒攻击时,通常会造成重大损失[2]。

没有母源抗体的干扰时,雏鸡新城疫疫苗免疫可以达到理想的效果,但由于现代养鸡业对新城疫预防的普遍重视,高密度、大剂量的新城疫疫苗免疫使雏鸡的母源抗体水平非常高,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进行免疫,20日龄前后的雏鸡新城疫抗体水平会非常低,单独使用弱毒疫苗、灭活疫苗或活苗和灭活疫苗共同使用都不能有效提高其免疫抗体水平,这种情况可能还要持续到30日龄以后,有些鸡群的抗体水平才会开始提升,但是仍然有部分鸡群抗体较低,这样的鸡群常在20日龄~40日龄左右发生非典型新城疫,出现呼吸道等症状,甚至出现死亡现象。在现行的新城疫免疫体制中,30日龄以后鸡群经多次的疫苗接种一般能产生较高水平的循环抗体,但即使雏鸡循环抗体HI效价达到4 log2,育成鸡、成年鸡循环抗体HI效价达到9 log2 ,但其局部(消化道、呼吸道)抗体水平仍可能很低,以致在这些部位不能有效抵抗新城疫病毒的攻击,病毒在这些部位增殖,从而发生非典型新城疫[14]。

除鸡自身的原因之外,鸡群发生免疫抑制性疾病(如传染性法氏囊病、禽白血病、马立克病等)、鸡群应激反应(天气突然变化等)、过量使用抗病毒药物、环境中存在新城疫强毒(如基因Ⅶ毒株)也是非典型新城疫发生的可能原因。此外,疫苗失效、疫苗质量不高、疫苗选择不当;接种方法不合适、免疫程序不合理、免疫间隔时间太长等均会造成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生[15]。

4 非典型新城疫的预防

非典型新城疫的预防主要是疫苗接种,合理的疫苗接种涉及疫苗毒株的选择、首免日龄、接种量、免疫间隔等因素。目前生产中常使用的新城疫疫苗包括弱毒活疫苗和油佐剂灭活疫苗。弱毒疫苗主要有毒力较低的F株、La Sota株(Ⅳ系)、Clone30(克隆30)株、HB1株(Ⅱ系)、V4株等;还有毒力较强的中发型毒株如Mukteswar株(Ⅰ系)、H株、Komarov株和Roakin株等。低毒力毒株由于毒力较弱,常用于基础免疫,La Sota株是生产中应用最多的,该类疫苗株作用重大,接种后病毒在呼吸道复制,由于其尚有一定毒力,接种后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呼吸道应激反应,所以使用时应注意鸡舍通风工作和减少其他应激。中发型毒株由于毒力较强,只能用于已经过基础免疫的鸡群作加强免疫用,如将这类疫苗用于低抗体水平鸡群或低日龄鸡,极有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不同日龄鸡群混养时也要慎用,小日龄鸡即使没有使用疫苗,同群的其他鸡群接种也可能会导致小鸡发生非典型新城疫[15]。

新城疫的首免日龄争议较大,有人建议1日龄必须进行基础免疫,7日龄时再免1次,1日龄免疫虽然不能提高雏鸡抗体水平,但能增强鸡抵抗强毒攻击的能力;也有人认为1日龄接种不能突破母源抗体的干扰,疫苗毒在体内很快被母源抗体中和,起不到任何预防作用,建议7日龄进行首免比较合理;还有一个观点认为如果鸡场管理条件较好,暂不受新城疫威胁,可不在1日龄时免疫而将首免定为7日龄进行[13]。总之,新城疫的首免不应该超过7日龄,再一次免疫的时间最好选在易感非典型新城疫日龄的前7 d进行(一般17日龄左右),通过加强免疫以降低发生非典型新城疫的风险,之后的免疫主要根据各鸡场免疫抗体的消减等具体情况而定。在进行疫苗免疫时,大剂量的疫苗接种是目前生产中突出的问题,这一举措不但增加成本,同时也对机体产生一定的损伤,造成免疫麻痹和免疫抑制,导致免疫效果不好从而发生非典型新城疫,应尽量避免。接种方式上,应遵循免疫均一的原则,不能漏免,特别是以饮水方式进行免疫接种时,更要保证每只鸡都得到足量的接种。

进行疫苗接种的同时,还应注意鸡群的管理,使鸡群远离免疫抑制性疾病,具有良好的体况,以保证可靠的免疫效果。

单一的非典型新城疫感染发病率明显低于典型新城疫,死亡率也不高,但对于雏鸡而言,非典型新城疫会影响小鸡的生长发育,使之抗病力下降因而易感其他疫病,增大养殖风险;对于产蛋鸡而言,非典型新城疫最明显的危害是产蛋率严重下降,经济收益降低。因此,必需积极防控非典型新城疫的发生,对已经发生非典型新城疫的鸡群应进行治疗。怀疑发生非典型新城疫后,首先应确诊,确诊后及时进行疫苗紧急接种,同时使用抗生素预防细菌继发感染。有试验证明,使用4倍~8倍量Clone30株,生理盐水稀释,0.5 mL对产蛋鸡进行胸肌接种,可取得很好的效果,产蛋率很快得到恢复,对于雏鸡,可进行2倍~4倍量Clone30接种,此外,应用4倍量Ⅳ系疫苗株饮水接种也可取得一定效果[9,16-17]。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