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霉菌对饲料的影响
各种饲料(如玉米、花生粕)若保管、贮存不当,处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极易生成黄曲霉、寄生曲霉等,尤其在温度高于26 ℃、相对湿度大于75%的环境下及遇通风不良和阴雨季节时,这些霉菌会大量生成而污染饲料。
1.1 重要营养成分遭到破坏 被霉菌污染的饲料,营养物质含量大大降低,并散发一股难闻的霉味。霉菌在消耗饲料营养成分的同时释放出热量,料温升高又导致饲料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发生质变。
1.2 降低饲料的适口性 霉菌的生长不仅造成饲料营养物质受损,降低饲料的营养价值,而且会发出难闻的气味,使饲料的适口性变差。
1.3 产生毒素污染饲料 黄曲霉素是真菌、曲霉属菌、 黄曲霉等的产物。这些曲霉在空气和土壤中广泛存在,其能感染动植物而生成黄曲霉素B1、B2、G1、M1、M2,其中黄曲霉素B1的毒性最大。农产品中,以花生、棉籽和大米最容易被黄曲霉毒素所污染。
2 对畜禽的危害
2.1 引起免疫抑制 霉菌毒素对畜禽的核心危害是对免疫系统的破坏及对免疫应答的强烈抑制,可表现为降低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活性,抑制免疫球蛋白和抗体的产生,降低补体和干扰素的活性,损害抗原呈递细胞或噬菌细胞的功能。
在所有的霉菌毒素当中,黄曲霉毒素可高强度抑制动物免疫系统。黄曲霉毒素对畜禽的毒性取决于摄入毒素的数量,饲料中含有相当数量的黄曲霉毒素时,食入这类饲料的畜禽才会出现临床症状。畜禽长期少量摄入黄曲霉毒素,虽不会出现明显的中毒症状,但毒素能损害畜禽的免疫机能,引起畜禽抵抗力下降,引发继发性传染病。
2.2 影响生殖功能 黄曲霉毒素中毒会引起母猪流产,产弱仔、死胎、木乃伊胎及产仔数减少;母猪的卵巢畸形,子宫黏膜对雌激素感受性受到抑制;导致母畜发情周期延长、繁殖力下降及公畜睾丸萎缩、雌性化。
2.3 影响免疫效果 霉菌毒素可造成免疫某种疾病时,免疫系统不能作出有效应答,畜禽机体不能产生有效的保护抗体。
2.4 影响生长发育 黄曲霉毒素可降低某些胰腺酶的活性,抑制酶及其他激素的合成,导致吸收和代谢障碍。
2.5 致癌作用 黄曲霉毒素B1是致癌性最强的一种物质。
3 预防
3.1 保持环境、用具、饲料、垫料清洁、干燥,防止饲草、饲料发霉。
3.2 饲料贮存温度应低于25 ℃,相对湿度应保持在85%以下。防止饲料发热、受潮。定期检查饲料,霉变者及时挑除,防止霉菌扩散。
3.3 添加高于NRC标准30%~40%的蛋氨酸,以降低毒性,提高维生素及硒的添加量。
3.4 饲料防霉可采用气体法、固体防霉剂法和电离辐射法。常用防霉剂有丙酸钠、丙酸钙,每1 000 kg饲料中添加1~2 kg。
3.5 去毒法。饲料受黄曲霉污染后,可用化学方法、水冲法、物理吸附法和微生物去毒法去毒。
流水冲洗法 把饲料盛入容器内,以流水冲洗,直至冲冼用水无色。
吸附脱毒法 使用霉菌毒素吸附剂减少霉菌毒素对畜禽的危害。可用霉可吸,每1 000 kg饲料添加1 kg即可吸附80%以上的霉菌毒素。
3.6 定期监测。严防饲料霉菌毒素超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