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李某饲养的55日龄仔鸡群出现伸颈呼吸,头左右摇甩为主要症状的疾病,经综合诊断为鸡比翼线虫感染。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大棚饲养的55日龄雏鸡1 000羽,严格按照免疫程序免疫过鸡马立克氏病、鸡新城疫、法氏囊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禽出败等疫苗,场址设在山坡上,饲养方式实行圈养与放牧式饲养相结合。6月初,下了几场大雨,随后鸡群陆续发病,主要症状为伸颈呼吸,头左右摇甩,有的体温升高。李某自诊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用抗生素和抗病毒药治疗及紧急接种疫苗,症状没有改善反而加重发病和死亡。截至就诊日,鸡发病320羽,死亡89羽,发病率32%,死亡率8.9%。
2 临床症状
病鸡精神不振,食欲下降,有的卧地不起,羽毛粗乱无光;呼吸困难,伸颈张口呼吸,叫声沙哑,有的鸡头左右摇甩,从嘴里甩出黏性分泌物,其中可见有1~2条虫体;体温42.8℃,体质逐渐消瘦、变弱,呼吸困难,最后窒息而死;病程4~20天。
3 剖检变化
随机剖检病死鸡20羽,尸体消瘦,有6羽气管黏膜有虫体附着,剥离虫体见黏膜出血,黏液带血;肺严重充血、出血,内有大量白色虫体,有的呈红色,长7~20mm;肝肿大、淤血;其他脏器没见明显变化。
4 实验室检验
(1)在强光下,打开病鸡口腔,发现有的鸡喉头附近有虫体附着,棉试子插入气管,能裹出虫体。
(2)无菌采病鸡心血涂片,取病死鸡肝、脾、气管黏膜触片,经瑞氏染色未见细菌;将上述病料分别接种于普通琼脂培养基和血液琼脂培养基,37℃培养24 h,无细菌生长。
(3)取肺内虫体常规压片,置100倍显微镜下观察可清晰见到红色的虫体,头圆口宽,口囊基底部有三角形小齿,雄虫以其交合伞附着于雌虫的阴部,构成“Y”字形。
(4)取粪便分别水洗低速离心沉淀和饱和盐水漂浮法置100倍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到椭圆形、
大小88×45 μm、两端较厚的虫卵,卵内有胚细胞。
5 防治
(1)对病死鸡按GB165481996《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无害化处理,烧毁病死鸡的头、呼吸器官和消化器官;全场清除粪便、污物,然后堆积发酵,以杀灭虫卵;用2%NaOH对圈舍内、外地面彻底消毒。用0.2%过氧乙酸带鸡消毒,1次/天。做好饲料和饮水的清洁卫生,坚持每天用0.3%新洁尔灭擦洗饮水器和其他用具。对进出养殖场的人员及车辆进行严格消毒。
(2)药物治疗:碘溶液1.5 ml/羽,用拆除针头的一次性注射器将药液徐徐注入病危鸡气管,以杀灭气管的虫体;全群鸡用丙硫苯咪唑按25 mg/kg体重混饲驱虫5天,同时饮水中加入2%电解多维,或用噻苯唑350 mg/kg体重内服,未发病鸡噻苯唑按0.05%~0.1%的比例混饲定期驱虫;同时用5%氟苯尼考,按0.1%的比例拌料以防继发感染。
(3)加强饲养管理,改善通风,保持地面卫生,定期对鸡舍消毒;饲料中适当添加抗寄生虫和抗菌药物,禁止在潮湿不洁地区放牧鸡群。(4)对被虫污染的土壤施用硫酸亚铁或硫酸铜,消灭中间宿主。采取以上综合措施,3天后疫情得到控制,鸡群逐渐恢复了健康。6天后检查鸡体内没发现虫体,取鸡粪便实验室镜检,虫卵转阴率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