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牛是主要的经济和役用家畜之一,而公牛去势是饲养的一项主要措施。另外种公牛被淘汰后还须去势,公牛去势后有性情温顺,生长发育快,肉质鲜嫩等许多好处。虽然目前公牛去势的方法很多,但归纳起来也就三种,即捶骟、走骟和手术骟。这三种方法中以手术骟最好,不留后患,值得推广。
关键词:公牛 去势方法 探讨
牛是我国饲养的主要经济和役用家畜,尤其是在饲草资源丰富的山区,更是许多农民致富的一条重要途径。公牛去势是饲养管理中的一项重要措施,另外种公牛到繁殖年龄后,或种公牛中途不做为种畜后都须去势。其去势后性情变得温顺易于管理,生长发育快,肉质变得鲜嫩,经济价值大大提高。公牛去势年龄一般在一岁以上就可以进行,去势季节一般在4~5月进行,也就是收割小麦前1月左右,这个季节饲草丰富,气候适宜易于牛的管理。公牛去势的方法很多,但归纳起来也就3种。
第一种方法称为捶骟,也就是指的非开放性方法。具体操作是将牛侧卧保定,在牛阴囊基部下垫上木墩等作为垫物,然后术者用木锤或其他敲打物用力捶打牛阴囊基部,使通向睾丸的血管神经输精管等全部断开,对皮肌无损烂的情况下使睾丸、附睾因缺血、缺氧、缺乏营养物质而坏死、肿胀、液化,最后被慢慢吸收而达到去势目的。这种方法的优点有是不需切开阴囊,无外出血,不存在术后感染问题;缺点有:①捶打过程中对牛造成的疼痛剧烈,牛挣扎力量大,因此需要很多人来保定牛;②阴囊肿胀严重,由于术后血液、淋巴液、捶烂的组织加上睾丸和附睾的坏死,最终使阴囊肿胀十分严重,笔者在实际中见到一头用这种方法去势的牛,其阴囊肿胀得和一个排球一般大,给牛行走和人的放牧带来了极大不便;③阴囊肿胀持续时间长,影响牛的生长发育,阴囊肿胀时间一般为3个月,这段时间内由于肿胀带来的疼痛,影响了牛的采食,使牛育肥变慢;④使用这种方法,不能保证在捶打过程中精囊被完全捶断,影响去势效果。
第二种方法称为“走骟”,具体操作是一人牵牛在空地上转圈,另一人边跟牛转圈边手术切开皮肤,取出睾丸和附睾,然后扯断连接睾丸血管、神经和精囊等组织。这种方法的优点是无需将牛放倒、保定,术者较安全。缺点有:①术后牛感染严重,由于牛是在运动过程中被去势的,所以几乎无法保证严格消毒;②出血多,由于在手术过程中,牛未被保定,所以术者不能结扎血管,造成牛大量失血,对牛的健康十分不利。
第三种方法称做手术去势。这种去势方法是将牛右侧卧放倒后,将前肢和后肢用绳捆在一起,要注意尽量让后肢向前伸,然后用一根大约二三米长、直径6厘米左右的木棍从前肢和后肢中间穿过,由一人站在牛背部附近用肩扛住木棍起保定作用。如果阴囊部有污垢的应先清洗干净后再用碘酒消毒,然后再用酒精消毒阴囊。所用的器械和术者的手也要消毒。选择阴囊正面作为切口部位,这样的话当牛下卧时伤口就不会着地而受到感染,切开阴囊皮肤和提睾鞘膜后,挤出睾丸,然后从睾丸和提睾鞘膜的连接处剪断,再将提睾鞘膜向牛腹部推送,在精囊最细处结扎血管,留下2厘米结扎线头,用消毒过的纱布擦干净积血,用同样的方法去出另一侧的睾丸,在阴囊内撒入一瓶青霉素粉,对齐伤口,不用缝合,最后用豆油涂抹整个阴囊和阴囊基部。这种方法的优点有:①去势彻底;②出血量少,由于对血管进行了结扎,有效的控制了出血;③术后牛恢复快,一般七天伤口就能痊愈,阴囊也只是在术后三天稍有肿胀。这种方法的缺点有:①因为采用了开放式去势,就必然会存在感染问题;②操作过程复杂。
讨论:以上三种方法各有优缺点,但就去势效果而言,还是第三种方法最好,虽然这种方法存在一些缺点,但可以克服,例如术后感染问题,就可以通过严格消毒来克服。而前两种方法却不具备这种优势。例如第一种方法阴囊肿胀问题和第二种方法的出血量大的问题。在实践中,笔者采用第三种方法对27头牛实施过手术,其中无一例出现遗留问题。事实上,手术去势法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畜牧工作者所采用,也被越来越多的牛饲养者所接受。
结论:从上述可以看出手术去势法应作为目前最好的方法加以推广,那么这种方法是否是最理想的呢?回答是否定的。笔者认为最理想的方法应是无须对牛身体造成任何伤害的,比如给牛口服某种药物,这个问题是值得思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