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养牛生产中乳房炎或隐性乳房炎的危害很大,我们于2002年对本地区的某奶牛场的患有隐性乳房炎的奶牛,分别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列组进行治疗对比试验,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试验奶牛分组
在三个奶牛场选出97头奶牛,体况中等,共检出阳性乳区162个。
1.2 试验乳区分组
将检出的阳性乳区,按不同的治疗方法分成甲、乙、丙、丁四组,甲组乳区33个,采用2%盐酸普鲁卡因溶液,乙组乳区41个,采用0.5%盐酸普鲁卡因青霉素,丙组乳区44个,采用0.5%普鲁卡因青霉素,乳房基部注射;丁区44个,为对照组,不治疗。甲、乙组采用生殖股神经封闭。
1.3 治疗部位及方法
1.3.1 甲组:奶牛站立保定,在阳性的一侧3~4腰椎横突间,离背中线6~7厘米的背最长肌外缘斜着进针,注入2%盐酸普鲁卡因溶液20毫升,3日后复检。
1.3.2 乙组:注射方法同甲组,注入0.5%盐酸普鲁卡因溶液20毫升溶解青霉素G钾40万单位,3日后复检。
1.3.3 丙组:治疗前叶,在腹壁和乳房基部之间向对侧膝关节方向刺入8~10厘米,后叶,在乳房后叶基部距房中线约2厘米处进针,向下同侧的腕关节方向刺入。每乳区注入0.5%普鲁卡因溶液50毫升溶解青霉素G钾40万单位,3日后复检。
1.3.4 丁组不治疗,3日后复检
2 结果
甲组,乳区33个,治疗后复检出阳性乳区10个,阴性乳区23个,治愈率69.7%;乙组,治疗阳性乳区41个,治愈率43.9%,复检后阳性乳区23个;丙组,治疗阳性乳区44个,复检后阳性区27个,治愈率38.6%;丁组,治疗阳性乳区44个,复检后阳性区34个,治愈率22.7%;经统计学检验,甲组差异极显著(p﹤0.01),治疗效果最好,乙组、丙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治疗效果不理想。
3 讨论
2%盐酸普鲁卡因溶液用于乳房炎的治疗,特别对浆液性乳房炎有一定的疗效。试验看出,用于治疗隐性型乳房炎有较好的效果,优于乙组和丙组的疗法。
本报告表明,同样的部位、同样的操作方法,药物及浓度的不同,效果有差别;同样的药物及浓度,部位不同、操作方法不同,疗效也有差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