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秀种公牛的选育在养牛业中的重要性
遗传育种技术在影响养牛业生产效率的4个主要技术因素(遗传育种技术、营养饲料技术、饲养管理技术和疫病防治技术)中对养牛业发展的贡献最大,养牛业越发达国家,遗传育种技术贡献率越大,在美国高达40%。牛的育种工作是养牛业实现现代化的前提条件。由于牛是一种世代间隔较长、繁殖率低(每年1胎、每胎1头)的畜种,因而牛的育种技术不能象农作物那样,通过各种手段,不断培育出新品种;也不能象猪、禽等那样建立杂交配套繁育体系,只能对现有品种通过长期、系统实施科学的选育技术,使品种原来优良的基因进一步得到巩固和提高,不良基因逐步被优良基因所代替,使牛群在生产性能、体质健康、饲料报酬、利用年限等方面得到整体的遗传改良。牛的遗传改良技术体系目前主要包括:
1、严格、系统、规范的牛个体生产性能测定;
2、通过定期的良种登记,培育和选育优良种牛育种核心群;
3、通过胚胎移植技术,扩繁优良种牛群;
4、通过公牛的后裔测定和相应的遗传评定技术选育优秀种公牛;
5、利用人工授精技术,将优秀种公牛的优良遗传物质推广到整个牛群,进一步提高全群的生产性能。
在牛的育种中,由于人工授精和冷冻精液技术的发展、完善和普及,使得一头种公牛通过人工授精可以承担几万头母牛的配种。因此优秀种公牛的优势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和利用,牛群体的生产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种公牛的遗传水平,种公牛对牛群整体遗传改良的贡献可以达到总遗传进展的75%—95%,因而优秀种公牛的选择在牛的育种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种公牛选育方法和内容
如何对公牛进行准确的评定,选择出优秀种公牛,是确保牛群整体生产水平得到逐步提高的前提。科学、高效地对种公牛个体进行遗传评定,准确估计育种值是选择种公牛的关键。主要通过两个阶段进行:第一次选择,后备种公牛的选择,根据后备公牛的系谱资料和本身生长发育情况,在公牛13—15月龄进行;第二次选择,后裔测定,根据公牛一定数量后代的生产性能指标和体型外貌评分选择,在后备公牛1.5—5.5岁进行。就选择种公牛准确性来说,后裔测定是种公牛个体遗传评定最有效的方法。
1、后备种公牛的选择
后备种公牛的选择必须严格执行国际标准,根据系谱资料了解公牛祖先各方面的遗传性和本身生长发育、体型外貌和繁殖性能等方面表现,提高选择的准确性。
首先是通过系谱了解所记载的祖先情况,估计来自先代各方面的遗传性。从系谱上不仅仅是了解其历代祖先的名号,主要是要从中获悉全面的内容,包括基因情况、生长发育、生产性能、体质外貌、繁殖性能、遗传缺陷和公牛后代生产性能等各方面的内容。按系谱选择种牛要重视最近祖先的遗传信息,因为祖先越接近对该牛的遗传性能影响越大,越远越小。由于种公牛后裔测定成绩与其父亲后裔测定成绩相关系数要大于其母亲生产性能的相关系数,因而对来自父亲的遗传信息和来自母亲的遗传信息不能等量齐观。具体要求为奶公牛其父亲必须是经后裔测定,证明是世界最优秀的种公牛,而且具有健壮的体质和良好的繁殖性能;其母亲的自身生产性能要高,在产奶量、乳脂率和乳蛋白率等方面达到一定的标准,繁殖性能良好,体质健壮,外貌整体优秀,乳用特征强,乳房结构好。对肉用公牛的双亲及其祖先主要审查初生重、各阶段的体重与增重情况、肥育能力、饲料报酬及与肉用性能有关的外貌表现,如背、腰、尻部的长度与宽度和股部面积及其附肉多少等。
其次根据公牛本身表现进行选择。在选择后备公牛必须要求公牛本身各个方面的表现优秀,主要考察其生长发育、性成熟的早晚、体质外貌、精液质量等性状。发育性状是指初生重、断奶时体重、15月龄体重、日增重和各个发育阶段的体尺与外貌评分。牛的外貌与产奶、产肉等生产性能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肉用品种的种牛外貌表现选种时,主要注意生产优良肉的部位、产肉量较多的部位和影响屠宰率和饲料利用性的指标。因而在鉴定外貌时要重视腰、背、尻部的长度与宽度及股部面积和附肉多少,这些影响生产优良肉和产肉量的表型性状及牛的体躯长、宽、胸深等影响屠宰率和饲料利用性这些生产指标的外貌表现。奶牛的体重、体高、胸宽、腰角宽、尻长等与生产性能相关,选择后备牛时应参考这些性状。由于选择的公牛是为种用,其繁殖性状,即性欲和精液品质必须好。精液品质主要包括采精量、精液密度、活力和经冷冻、解冻复苏率及准胎率等。
2、种公牛个体遗传评定
后裔测定是种公牛选择的最有效的方法,是对种公牛个体遗传评定最好的办法。根据系谱了解公牛祖先情况和本身的表现估计牛的遗传性只是初步的,根据后代生产性能和外貌评分得出的结果才是最可靠的。由于后裔测定所需时间长,所以近年来许多国家将公牛的配种年龄提早到12—14月龄甚至更早。将经过系谱审查和对生长发育、体质外貌及繁殖性能等方面均表现优秀的后备公牛一般在12月龄左右开采,参加全国联合后裔测定。按要求的规格、编号、包装和分配数量进行准备,在后裔测定会上分发,并按要求提供公牛的系谱材料和照片。在结果出来后,对符合种用的公牛冻精进行推广,不符合种用的公牛淘汰。
承担后测任务的单位负责跟踪记录配种、受胎率、产犊及犊牛各个生长发育阶段的体型外貌、体尺、体重和生产性能等有关数据。具体方法是:结合牛品种登记和生产性能测定工作,对配种记录、受胎率和产犊情况(主要包括犊牛性别、初生重、外貌特征和体尺等数据)、生长发育情况(包括记录断奶、周岁、成熟时等各个发育阶段的体重、体尺和体型外貌)以及随后各个阶段有关生产性能的数据,如奶牛的配种妊娠、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等,肉牛日增重、肥育期增重、饲料转化率、屠宰前体重、屠宰率、净肉率等数据,收集详细信息资料,并及时反馈到国家育种数据中心。国家育种数据中心对数据进行整理,并与同期牛群整体数据进行比较其间的差异,计算育种值,并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