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特种养殖 » 正文

兔传染性水泡口炎的诊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1-28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337

2007年早春,我县王垛部分养兔专业户饲养的安哥拉长毛兔发生一种以发热、流涎、口腔出现水泡为特征的传染病。呈暴发性流行,持续数周,给养殖户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经诊断为传染性水泡口炎。采用病毒灵和复方新诺明拌料,中草药方剂涂抹患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症状

发病兔多为3月龄以下的仔兔,常个别发病,1~2天后扩散至全群,病初兔采食、咀嚼困难,口腔粘膜呈现潮红、充血,随后在唇、舌和口腔粘膜及少数外生殖器出现一层白色粟粒大乃至黄豆大不等的水泡,破溃后形成烂斑和溃疡,伴发恶臭,同时大量带恶臭的唾液顺着口角流出,重者常继发细菌感染,引起唇、舌和口腔粘膜坏死,病兔体温升高达40~41℃,常并发消化不良,腹泻、拒食等全身性的症状,病兔日渐消瘦、衰弱,多在5~7日内死亡。

2 剖检病变

病兔尸体消瘦,舌、唇和口腔粘膜发炎,形成糜烂和溃疡,咽和喉头聚集有泡沫样液体,唾液腺肿大发红,胃内常积聚大量粘稠液体,肠粘膜常有卡他性炎症,其它脏器的剖检病变不明显。

3 诊断

3.1 鉴别诊断

该病与污染有霉菌的饲料、有毒植物、有害物质等引起的口炎相区别。首先,详细了解病史,注意病兔有无接触这些有毒物的可能性。然后,进一步检查这些毒物所致的其它临床症状是否存在,剖检是否相符。该病例可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

3.2 动物接种试验

抽取发病兔的水泡液0.3ml接种于2月龄的康仔兔的腹腔,接种后24小时即出现传染性水泡口炎的典型症状,而注射生理盐水的对照组正常。由此可以确诊该次流行于我地区的为兔传染性水泡口炎。

4 治疗

将发病兔隔离,每只用病毒灵片(0.2g),复方新诺明1/4片(0.125g),复合维生素B片,混合研磨口服,每天2次,连用3天。同时用大青叶100g,黄连50g,甘草100g,野菊花150g,煎汤供50只兔灌服。

全群饲喂每千克拌入10g病毒灵、5g磺胺六甲粉的精料进行预防,连用3~4天。

每天清扫笼箱后,对兔舍、兔笼及用具用0.5%过氧乙酸或百毒杀进行喷雾消毒。采取上述措施后,基本控制住疫情。

5 体会

本病多发生在春秋季节,主要是3月龄以后的仔兔,成年兔患病较少。当饲料不足,饲养不当,饲料损坏口腔粘膜,喂给霉烂饲料时易发。因此,在春秋季节,养兔户要加强饲养管理,日粮应用青粗饲料为主,并补充适当精料。

强化卫生管理,笼舍经常打扫,及时清理粪尿及其它污物,保持洁净干燥和环境卫生,对笼舍定期进行消毒。

本病无特异疗法,在免疫预防方面,目前尚无商品疫苗和抗病毒血清可供应用,对病兔只能作一些对症治疗,并用抗菌药物控制继发感染,以减少损失。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