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羔羊肠毒血症的诊断要点及综合防治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1-19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1022

绵羊羔肠毒症俗称软肾病或过食症,类快疫,是由产气荚膜梭菌D型菌所引起绵羊羔的一种急生传染病。本病的特征为:软肾、腹泻、惊厥、麻痹,突然死亡。

1 易感因素

本病在春末夏初或秋末冬初发生。呈地方性流行或散发,2~12月龄膘情好的羊易发病。绵羊和山羊均可感染发病,但绵羊比山羊更易感。D型魏氏梭菌常存在于土壤和污水中,羊采食了本菌芽孢污染的饲料和饮水,芽孢进入羊的消化道,大部分在胃中被胃酸杀死,少部分进入肠道。当饲料突然改变,如从吃干草改喂多量菜根菜叶类多汁饲料,或羊只抢吃了大量谷类,喂高蛋白精料过多,在牧场由缺草或干草转为青草茂盛的草场,这时胃酸度降低,使此菌在体内大量繁殖,使小肠通透性增高,吸收此菌致病剂量的毒素。当毒素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全身毒血症。气候突变、多雨潮湿、地势低洼等,均可诱发本病。

2 病状

人工感染的潜伏期只有24h。本病在临床上分最急性和急性两种类型。

2.1 最急性型发病突然,病程极短,一旦看到症状,病羊很快死亡。病羊疝痛,急剧腹泻,呼吸困难迫促,走路不稳,倒地,口流涎,磨牙,头向后仰,四肢呈游泳样划动。全身肌肉痉挛而死亡,但也有羔羊无腹泻。

2.2 急性型病羊精神沉郁,急剧下痢,呈粥状,为黄棕色或暗绿色,有恶臭味,并含有渣样料粒。混有黏液和血液。肌肉痉挛,头向后仰,四肢呈游泳状,呈昏迷状态。经l~3d死亡。但成绵羊的病程稍长,有时兴奋,有时沉郁,黏膜有黄疸或贫血。

3 剖检

幼羊的病变明显,羔羊心包液增多,心内膜下部溢出血。心包腔内的积液比大羊多。心内外膜出血,特别是心内膜多见。小肠黏膜充血,出血,肠系膜淋巴结增大。肾脏充血,并随时间的延长,发生渐渐变软,在死后6h最明显,肝脏明显变性。羔羊严重肺水肿,并有大量胸膜渗出液。脾无可见病变。

4 诊断

①根据病羔发病突然,临床上腹泻,惊厥,麻痹,剖检肾脏软化,呈糜状,尿的含糖量增加。可初步确诊。②采取肝、脾和肠腔液触片或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阳性,粗大,两端钝圆并有荚膜的单个或成双菌体。③取小肠粪肠,用2倍生理盐水稀释后,离心取上清液,给2只小鼠各尾静脉注射0,05mL和2只各注射0.1mL,结果小鼠在4min内均死亡。④中和试验取灭菌试管4只,每管加入3~5个MLD肠内毒素溶液0.1mL,分别在3个试管各加入等量的B、C、D型魏氏梭菌抗毒素(定型血清),第四管加人生理盐水作对照。混合后放于37%温箱作用40min。再取8只小鼠分为4组,分别静脉注射上述混合液,每只0.2mL,根据小鼠的死亡情况,可确定出本菌的血清型。⑤鉴别诊断。本病应与炭疽病、焦虫病、羊快疫等进行区别诊断。

5 防治

①在牧区夏初发病时应减少羊群抢青,到青草生长迟的地方放牧,秋末到草黄较迟的地方放牧,在农区减少或停止抢茬,少喂菜根菜叶等多汁饲料,可预防本病发生。(勤口强饲养管理,调换饲料时应逐步对于适口,多汁的饲料,应控制饲喂量,不应过饱。应先喂草后喂料。精料要保管好,不许羊偷吃精料。③注意天气变化,做好羊舍的防寒保暖工作。④在非疫区每半年注射1次羊快疫,猝狙、肠毒血症三联苗或厌氧菌五联苗,大小羊一律皮下或肌肉注射5mL。在疫区每年发病季节前,用上述疫苗对疫情发生时尚未发病的羊紧急预防注射。增加注射次数。疫情平息后,再每半年注射1次。妊娠母羊注苗后初乳中含有抗体,羔羊从出生后到5周龄可保护。因此,5周龄羔羊应进行五联苗免疫接种。⑤药物预防。苍术、大黄各lg、甘草9g,贯仲、龙胆草各,雄黄lg(另包),为1只羊的用量。大群应用时,可按羊数配药,先将6种药加水煎煮,后加雄黄,分别灌服,灌后服少量植物油。羔羊可用金霉素,22mg/kg.bw,加入料中喂服。由于病程短,用药物治疗来不及。对病程稍长的可用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治疗。青霉素80万~160万IU,肌肉注射,2次/d,痊愈为止。磺胺脒8~12g,首日1次,次日2次,灌服。也町用10%石灰水,小羊50~80mL,大羊200mL,口服,连用1-2次。另外,应对症治疗,加强心、补液、镇静等。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