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猪囊尾蚴病的综合防制措施-猪寄生虫病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1-19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227

猪囊尾蚴病是猪肉绦虫的幼虫——猪囊尾蚴寄生于猪的肌肉和其他器官中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又称猪囊虫病。是一种散发性、传染性寄生虫病。本病呈世界性分布,在我国各地均有散发流行,尤其是东北、华北和西南广大地区常有发生,不仅影响养猪业发展,而且严重危害人体健康,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

1症状

成年猪感染猪囊虫病,如虫量较少,侵害稍微,而猪反抗力又较强时,常不表现明显症状。感染严重的猪,临床表现营养不良,生长受阻,消瘦,贫血和水肿,前肢僵硬,叫声嘶哑,短时干咳,呼吸急促。小猪常吃食正常,但生长缓慢如僵猪,有的眼底或舌下有突起结节,有的两肩明显外张,臀部不正常,呈肥胖宽广的狮体外形,个别猪逐渐瘦弱、衰竭、死亡。如虫体寄生在脑部,能引起神经症状,还会破坏大脑的完整性,降低机体的防御能力,严重者可导致死亡。若寄生在眼部,会引起视力障碍,严重者可失明;寄生于眼睑或舌部表面时,寄生处呈现豆状肿胀。

人体感染猪囊尾蚴后较猪严重,可表现腹部不适,腹痛,腹泻,消化不良,便秘,恶心,面黄肌瘦。虫体代谢产物被人体吸收后,可引起变态反应,皮肤出现荨麻疹,头晕、头痛,失眠。由于虫体头节上顶突及小钩对肠黏膜有损害作用,可能导致肠穿孔。囊虫寄生于脑部,可能引起癫痫等神经症状以至死亡。

2诊断

2.1粪便检查从人、猪粪便中查到虫卵或孕卵节片是诊断猪囊虫病较可靠的依据。

2.2压片检查如发现皮下浅表部位有囊虫的结节病灶,可采取手术摘除,进行压片检查。

2.3望诊检查如在眼睑和舌的边缘以及舌下系带部位发现因幼虫寄生而造成的豆状结节,可基本确诊。

2.4免疫学检查应用间接血细胞凝集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可对猪囊尾蚴病进行生前诊断。

另外,宰后检验一般靠肉眼发现囊虫,按照规程规定,主要检验部位为咬肌、深腰肌和膈肌,其他可检部位为心肌、肩胛外侧肌和股内侧肌。主要看所检部位是否有乳白色椭圆形或圆形包囊。包囊内有半透明的液体,囊壁上有一白色结节;镜检,可见猪囊虫头节上有4个吸盘、两排小钩;钙化后的囊虫,包囊中呈现大小不同的黄白色颗粒。

3防治

防治猪囊尾蚴病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虽然该病只是散发性,但因其是一种严重的人、畜共患病,对猪的健康危害甚大,加之有囊尾蚴的猪肉不能供食用,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对其应着重预防,而不是治疗。

3.1卫生、畜牧部门应紧密配合,人医、兽医密切合作,广泛宣传和教育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熟悉猪囊虫病对人、畜的严重危害性。在该病可能存在的地区,人、畜要定期服药预防,仔猪断奶后驱虫1次,以后每隔1~2个月驱虫1次;种公猪每年驱虫1次,因多数驱虫药会损伤精子,需选用高效低毒的药物驱虫;母猪在妊娠期内不宜驱虫,以免损伤胎儿。

3.2搞好粪便的治理与处理,做到人有茅厕猪有圈,改变“连茅圈”养猪和利用人、鸡的生粪便喂猪的不良习惯。病人、病猪排出的粪便应挖坑深或泥封进行生物热处理,以杀死幼虫、虫卵,切断传染源,防止污染。

3.3生肉、熟肉、蔬菜分存份放,切勿混淆;切肉的砧板、刀具也应有别或经彻底洗刷、消毒后再用,以防造成污染而引起感染。

3.4改变不良食肉习惯。应将肉品炒熟炖透,杀灭寄生虫和其他微生物后食用。

3.5、选购无公害猪肉。由畜牧部门把关,从生猪产地的生态卫生环境,饲料,饮水,饲养治理,防病治病,规范用药,宰前宰后检疫检验,屠宰运输,经营销售等环节均按国家标准操作,达到无药残、无激素、无污染的无公害猪肉国家标准。

3.6、加强肉品卫生检验。有关部门应对宰前宰后的生猪,尤其是进入市场的猪肉,要认真负责地进行检验,一旦发现病猪肉,要严格按国家规定的检验条例处理,以防止人感染绦虫病。

3.7猪一旦发病,确需治疗时,可采用氯硝胺(灭绦灵)、吡喹酮、丙硫咪唑等药,对囊虫病有较好疗效。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