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家禽疫病防疫基础知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1-05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晨曦  浏览次数:205
  家禽的疫病与其他动物一样,具备一定的潜伏期和临床症状,除此之外,由于家禽特殊的生理特性和现代养禽业特殊的管理方式,使得家禽疫病的发生发展有其自身的特点。 
    1.家禽疫病多为全身感染:

    ◆ 家禽肺脏很小,但连接很多气囊,这些气囊分布于体内各个部位,通过空气传播的病原体可沿呼吸道进入肺和气囊,从而进入体腔、肌肉和骨骼中。

    ◆ 家禽在胸腔和腹腔之间没有横隔膜。

    ◆ 家禽的淋巴系统发育不完善,鸡仅有散在的淋巴组织,而无淋巴结,鸭鹅只有两对很不完善的淋巴结,家禽机体构造的特点决定了家禽疫病多为全身感染,且发病严重,死亡率高。

    2.家禽垂直传播的疫病较多,其原因:

    ◆ 在家禽卵的形成过程中,与母体组织血液直接接触,没有胎盘等屏障作用,病原体易从母体进入卵中,多存于卵黄内。 

    ◆ 家禽的生殖孔开口于泄殖腔,产出的卵要经过泄殖腔,易受泄殖腔内微生物的污染。

    ◆ 种蛋在存放和孵化过程中,容易受环境微生物的感染。

    二、当前禽病发生与流行的特点

    ◆ 疾病的种类增多,以传染病的危害最大。据有关资料不完全统计,现今对我国养禽业构成威胁和造成危害的疾病达80多种,其中传染病约占禽病总数的75%以上。

    ◆ 新发生的禽病种类增多。由于养禽生产迅猛发展,多渠道从国外大量引种,缺乏有效的监测手段,以及候鸟迁移、自然环境的污染和市场交流频繁等等原因,新的禽病也随之在我国出现,影响较大的有:禽流感、传染性贫血、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鸡病毒性关节炎、包含体肝炎、减蛋综合证(CEDS—76)、网状内皮组织增生、丁型淋巴白血病、传染性法氏囊病、雏鸭病毒性肝炎、番鸭细小病毒感染、鸭疫巴氏杆菌病、肉鸡腹水综合症和隐孢于虫病等。

    ◆ 发病非典型和病原出现新变化。疫病流行过程中,有些病原毒力出现减弱,使原有疾病以新貌出现,如目前各地流行的非典型新城疫就是一个明显的病例;另一方面病原毒力增强,病原毒力发生变异,免疫接种后导致免疫失败,如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尤其是马立克氏病毒,出现了超强毒株和特超强毒株。

    ◆ 细菌性疾病和寄生虫病的危害加大。此类疾病的病原广泛存在于养禽环境中,通过多种传播途径以及自然环境条件的改变而成为养禽场的常在菌和常发病,主要包括鸡的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葡萄球菌病、支原体病、小鸭传染性浆膜炎、鸡球虫病和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等。

    ◆ 混合感染和复合症使疾病更为复杂。生产实际中常见许多病例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对同一鸡鸭等禽类产生致病作用,这种并发病、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比例上升,为诊断和防治带来困难。 

    ◆ 免疫抑制病的危害日趋严重。一些养鸡场受到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鸡马立克氏病、传染性法氏囊病、鸡传染性贫血病等免疫抑制病的危害日趋严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经注射及刺种的疫苗污染网状内皮病病毒的报道有所增加。

    ◆ 饲养管理方式和水平与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养禽业的发展,应激对养禽业的危害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 营养代谢病和中毒性疾病增多。 

    三、当前禽病防制的对策

    ◆ 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提高执法力度,强化兽医法制。1998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是我国动物防疫的里程碑。

    ◆ 健全和完善禽病防疫体系,制定疫病的净化和扑灭规划及实施方案。养禽场制定适合本场具体情况的防疫、消毒、卫生管理措施,确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和监测计划;健全诊断、监测技术;加大防疫工作中的科技含量。

    ◆ 加强禽病诊断和防治技术研究及科研成果的推广工作。

    ◆ 重视环境因素在禽病防疫中的重要性。

    四、常用消毒方法

    消毒是指清除或杀灭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有害微生物。为畜禽提供一个良好的卫生环境,是切断疫病传播途径的重要环节。 

    消毒制度与程序:

    ◆ 养禽场大门口要设置消毒池(此池宽同大门,长为机动车车轮一周半),内放 0.5%次氯酸钠液。进场前,一切人员皆要在侧门消毒室更衣、换鞋,并经喷雾消毒,禽肉及附产品不准带入。

    ◆ 进入生产区的工作人员,更衣、换鞋,并经喷雾消毒,然后更换场区工作服、工作鞋,通过消毒池进入自己的工作栋,严禁相互串栋。每天打扫禽舍,保持饲槽和饮水器的干净和清洁卫生。禽舍内可用0.3%过氧乙酸(每立方米30毫升)作带禽喷雾消毒,以0.5%—1.0%浓度作禽舍、笼具、饲养场地、周围环境、车辆等消毒。也可以用福尔马林薰蒸禽舍(每立方米空间用20毫升福尔马林和10克高锰酸钾,薰蒸。室温应在20℃以上,相对温度70%以上,薰蒸至少12小时)。

    ◆ “全进全出制”生产,其禽舍的常规消毒程序: 

    ——清舍:当一批鸡转出鸡舍后应及时进行清舍,首先需清除鸡粪,再清扫屋顶、四周墙壁、棚架、垫网、鸡笼、饮水设备、抽风设备及地面等。然后用高压水枪将其冲洗干净。 

     ——鸡舍消毒:应用几种不同消毒剂交叉消毒鸡舍及周围环境2—3次,再用清水冲洗鸡舍及设备。

    ——器具消毒:养鸡所用的各种器具(如蛋盘、出雏盘、饮水器、料桶等)可用清水冲洗后,再用消毒药浸泡、冲洗,然后清水冲洗,放入鸡舍内晾干。

    ——熏蒸消毒:检查和维修鸡舍内所有设备可正常运转后,将难舍门窗关闭,用高锰酸钾、福尔马林熏蒸(要求同前)过夜,第二天再打开部分门窗通风,并清理熏蒸物。 

    ——饮水消毒:饮水消毒,首选药品为抗毒威或优氯净,也可用百毒杀,抗毒威按 1:5000,10%的百毒杀按1:4%即可,发生传染病时,可暂时加大用药浓度,一周后恢复正常浓度。 

    ——空气和鸡体消毒:鸡舍每日视情况作带鸡喷雾消毒1—2次,要求喷出雾滴很细,用药量则不应太多,首选药品为百毒杀,浓度见前。

    ——种蛋消毒:以福尔马林熏蒸效果最好,对种蛋、种鸡舍消毒1次,到孵化前再消毒1次,每次半小时,条件同前。如果不具备这种条件,可用10%百毒杀加水600倍浸湿,不必晾干即可入孵。

    消毒的注意事项

    ◆ 生产区内消毒池的消毒液,一般l—2天更换1次。

    ◆ 鸡舍内消毒,一定要先彻底清扫干净粪便及羽毛。

    ◆ 消毒药的稀释度要准确,应保证消毒药能有效杀灭病原微生物,并要防止腐蚀、中毒等问题的发生。 

    ◆ 有条件或必要的情况下,应对消毒质量进行检测,各种消毒药的使用方法和效果应有详细的记录,并注意消毒药之间的相互作用,防止药效降低.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