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流行特点
以30~60千克的仔猪和架子猪的感染较多,成年多呈隐性感染或仅见轻微的临床症状。
传播途径:呼吸道和消化道,另外可通过创伤而侵害皮肤引起皮肤的炎症和坏死。
发病规律:四季均可发生,但早春和深秋天气变化较大时多发。
2 临床症状
近几年来,国内外猪场多发生一种以全身性反应为特征的疾病:病猪呈多发性浆膜炎,即以多发性关节炎、胸膜炎、心包炎、腹膜炎、脑膜炎和伴发肺炎为特征。
2.1母猪一般不表现临床症状,感染发病可引起流产,后备母猪可表现跛行、僵直、关节和肌腱处轻微肿胀。
2.2哺乳仔猪的症状可分为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两种,一般以慢性感染为主。急性感染表现为精神沉郁、体温升高、食欲减退、呼吸困难、皮肤发红或苍白,耳梢发紫,眼睑皮下水肿,行走缓慢或不愿站立。吃奶正常的仔猪可能突然死亡,也可引起个别仔猪发热、食欲降低和关节炎以及跛行。慢性病例表现皮肤苍白和生长不良,也可发生突然死亡。
2.3急性病猪体温升高,可达41℃左右,精神沉郁,身体颤抖,呼吸困难,全身瘀血,皮肤发绀,常于发病后2~3天死亡,有的病猪出现严重跛行症状,耐过的可发生慢性关节炎,部分猪由于发生脑膜炎而表现肌肉震颤、麻痹和惊厥,有些因腹膜粘连而引起肠梗阻。
2.4 断奶仔猪表现为迅速沉郁或突然死亡、体温升高、食欲废绝、发热、不愿站立、痉挛、抽搐、伴发脑膜脑炎。特征性表现为生长不良、衰弱、被毛粗乱。
2.5 生长猪表现为发热、轻微的脑膜脑炎、关节炎、跛行、肺炎、心包炎、腹膜炎、咳嗽。
3 病理变化
病死猪体表常伴有大面积瘀血和瘀斑,四肢末端、耳朵和胸背部的皮肤呈蓝紫色,患猪的特征性病变为全身性浆膜炎,此外胸腔积液增多,心包液增多,关节液增多。剖检可见浆液性或纤维素性胸膜炎、腹膜炎、心包炎、关节炎(尤其是跗关节和腕关节),有的还可见脑膜炎。在这些损伤部位可见数量不等的浆液性或纤维素性炎性渗出物,以致在胸腔、腹腔、关节腔等部位有不等量的黄色或淡红色液体,有的呈胶胨状。
4 诊断
疾病诊断通常建立在畜群病史调查、临床症状和尸体剖检的基础上,细菌的分离培养对确诊是必要的,但往往不能成功,这是因为副猪嗜血杆菌十分娇嫩,相对于标本中同时可能出现的其他细菌,难以满足其生长需要。
5 预防和免疫
疫苗的使用是预防副猪嗜血杆菌病造成损失的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疫苗在国外应用极为广泛。在我国,华中农业大学动物病毒室已成功研制出副猪嗜血杆菌油乳剂灭活苗。但资料表明,副猪嗜血杆菌具有明显的地方性特征,疫苗免疫在不同的血清型之间所引起的交叉保护率很低。 因此,在一个给定的地区,清楚地知道最流行的血清型对于有效控制该病至关重要。 现已证明,有毒力的菌株可能不受相同血清型的无毒菌株激发保护而致病,甚至同源菌株的激发对其也无济于事,这表明保护性抗原与毒性因子或特异性抗原并不一致。
虽然交叉保护是对商用灭活苗的基本要求,但是由于菌株致病力的差异以及当前对保护性抗原和毒性因子缺乏深刻的认识,还不可能有一种灭活苗同时对副猪嗜血杆菌的所有致病菌株产生交叉保护力。
6 治疗
一旦临床症状已经出现,应立即采用疫苗口服之外的方式,如应用大剂量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并且应当对整个猪群进行药物预防,而不仅仅只是对那些表现出症状的猪用药。可以选用青霉素治疗,大多数副猪嗜血杆菌对氟甲风霉素,氨苄西林、氟喹诺酮类、头孢菌素、四环素、庆大霉素和增效磺胺类药物敏感,但大多数菌株对红霉素、氨基糖甙类、壮观霉素和林可霉素有抵抗力。
6.1 敏感药物
进口氟甲砜霉素(氟苯尼考):目前是控制本病的最有效药物;
头孢菌素类:如头孢噻呋钠,对副猪嗜血杆菌和胸膜肺炎病原效果良好;
酒石酸吉他霉素:喘舒康;
林可霉素+壮观霉素的复方制剂:喘立安 、利高霉素;
氟喹诺酮类:新蒽诺沙星;
敏感药物排序:进口氟甲砜霉素7.39,头孢噻呋钠4.29,国产氟甲砜霉素3.48,蒽诺沙星3.46,阿莫西林+β-内酰胺酶抑制剂3.21,头孢唑林2.62,阿奇霉素2.42,阿莫西林1.93,即进口氟苯尼考>头孢噻呋钠>国产氟苯尼考>青霉素>蒽诺沙星。
通过药敏实验证明进口氟苯尼考的疗效明显优于国产氟苯尼考;进口氟苯尼考的价格是国产价格的3~4倍,但疗效确实。
进口氟苯尼考(喘呼宁)成分:进口氟苯尼考+高效穿透剂+缓释剂+促吸收剂+免疫因子。
6.2 具体防治方案
6.2.1 采集病猪的肺,淋巴结和脾脏自制疫苗。仔猪3日龄1毫升,35日龄2毫升;母猪配种前15天3毫升,均以深部肌肉注射。
6.2.2 严重患猪:注射喘呼宁针剂和头孢噻呋钠,交替深部肌肉注射,并配以维生素C和鱼腥草及地塞米松分别肌注。具体方法是:
上午:左侧:喘呼宁1毫升/10千克体重;右侧:维生素C 10毫升/50千克、黄芪多糖10毫升/50千克、地塞米松5毫升/25千克体重。
下午:左侧:头孢噻呋钠1克/100千克;右侧:维生素C 10毫升/50千克、黄芪多糖 10毫升/50千克、地塞米松5毫升/25千克。每日肌注,连用3天。
6.2.3 群体药物预防:全群预防为主,呼喘康或喘呼宁连续拌料7~15天即可,若发病则按冲击量用药。
6.2.4 在用药物预防的同时,应对猪场内外进行消毒,发现可疑病猪应当进行隔离饲养,维持一个足够的适应期,因为潜伏有HP.S的猪有可能引起全群发病,应及时给予治疗,以减少对该病的传播。
6.2.5 加强饲养管理,给予全价饲料保证营养,增加机体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