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农村养猪常见疾病防制误区与对策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10-18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305
  疾病是制约农村养猪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常发生猪疫病有:猪瘟、猪肺疫、痢疾、胃肠炎、喘气病、猪流行性感冒、仔猪副伤寒、仔猪黄白痢等。这些疾病一旦发生或流行,广大农村养猪户花费了大量的医药费却是“猪死栏空”,也有部分猪能幸运存活,却猪体生长速度显著减慢,饲养期延长,变成僵猪,给养殖者造成极大地经济损失。笔者经10多年总结,找出在农村养殖者对常见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环节中存在许多误区,现与同行们共同交流。
  常见生猪疫病防制的误区
  1 疫病预防的误区
农村生猪饲养零散、面广,管理粗放,在疫病预防上,直接由兽医行政管理部门对生猪实行计划免疫,长此以往,给农村养殖者的生猪防疫形成了一种依赖、观望、被动的思想。广大养殖户没有预防疫病的主动性、自觉性,根本不懂得常见猪疫病如猪瘟、猪肺疫、猪丹毒等疫病防疫规程,没有生猪疫病防疫意识。广大农村生猪疫病预防完全处于:“一乡靠一站,一村用一员”的防疫方式,担不了生猪防疫工作和兽医卫生消毒工作的重担,造成疫病频频发生及流行。
  2  疫病诊治的误区
  农村养猪随环境条件恶劣及饲养管理水平低,疫病频频发生,广大养殖者没有生猪疾病诊断与治疗的经验,一旦发病,惊惶失措,不能自救病猪,无所适从,同时到几处请兽医诊治(或今天到这家,明天去那家)。还有的发病后观望兽医或有的认为不治能自愈,结果耽误了治疗时机。另外,基层兽医员临床检查,随意性大,很大程度上是肤浅地看症状治疗,或选择药物试探性治疗,投机取巧,敷衍了事,往往造成错诊误治。某种单一性疾病随着病程的拖延,导致疫病扩散面逐日扩大。加上基层没有疫原监测设备,不能及时找准病原,拖延了确诊时间,伴发症加剧,病畜衰竭而死亡。
  3  药物应用的误区
  使用药物防治疾病是当前农村养猪控制猪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但广大养殖者缺乏兽医用药知识,在生猪发病时用药上存在的问题最大,乱配伍兽药、乱用饲料添加剂或兽药质低,忽视了兽药应用的科学性,病菌产生较强抗药性,或造成药物猪体内残积中毒或死亡。
  3.1 随意配伍兽药,有的增强药物的毒性,有的药效降低,有的变质失效。
  3.2 用药剂量及疗程不够,使用大剂量减疗程或小剂量延病期。
  3.3 迷信兽药厂商新名兽药。诸如母仔安康注射液是环丙沙星,核能5号注射液是庆大霉素,药中王是安乃近,畜禽疫霸是恩诺沙星,等等,认为命名得最好听的兽药就能治病,根本不了解兽药成份、含量、作用与注意事项,造成药名不治病。
  3.4 在免疫接种前后应用抗生素,扰乱了动物机体免疫功能,动物不能产生应有的抗体。
  3.5 错误的理解综合防制措施,听病急用药,给药途径和方法错杂,注射、日服、涂抹不分,以饲料中添药物饲喂,拿药物当饲料使用。
  3.6 畜牧兽医行政法律、法规得不到很好地贯彻执行,《兽药管理条例》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市场渠道上兽药管理混乱,以兽药促销,假劣兽药流入市场,兽医从业人员用后药物没有治疗效果。
  农村养猪常见疾病的防制对策
  1 行政措施
  1.1 建立健全兽医防疫体系和生猪防疫体系。根据笔者在农村对生猪作预防注射和佩戴耳标的经验:每人每天平均注射80头,每人按年均250个工作日计,年均可预防注射生猪2万头次,再按普洱县生猪饲养量60万头计,全县在已有科技骨干43人基础上,还需增加17人才能完成全县生猪防疫任务。另外,全县还有大牲畜6万多头,山羊2.5万只,家禽40万余只的防注完全处于空白。为此,目前农村养猪完全依靠、依赖、观望的防疫体制亟待加以完善,要建立健全兽医防疫体系和生猪防疫体系,加强畜牧科技人员配备,使防疫工作从人力上得到保障,从而更有效地开展防疫工作。首先,兽医防疫体系主体应是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的牧科人员,其职能:一是研究、研制、组织供应疫苗,对生猪进行疫病监测;二是抓好产地检疫关口、屠宰检疫关口,对流通环节进行监督检查,一旦流行重大动物疫病,依法组织强制封锁、扑杀、消毒等;三是挂勾联系养殖户,分片分区与养殖者签订生猪疾病防制责任状,应用定期或不定期的现场指导和培训养殖户的生猪预防常识,提高养殖者自行防疫的技能,并监督、督促养殖者有效地搞好生猪疫病防制工作。其次,巩固生猪防疫体系主体是农村养殖户,其职能:一是钻研、学习畜牧兽医科技知识,按照牧科人员的指导,掌握生猪疫病预防一技之长;二是自检自查,及时报告疫情,接受牧科人员的监督检查,配合牧科人员依法做好生猪的疫病防疫。
  1.2 加强畜牧兽医人才的培养。农村养殖者不懂生猪诊治技术,兽医技术力量缺员,也存在已有队员  业务素质不够精良,从而使生猪疾病的诊治工作开展十分艰难。为此,一是各级政府要有计划地增加科技业务员,任人唯贤,招良纳贤,并对现有的队伍实行“德、能、勤、绩”等多方面的评定,实行竞争上岗,分片包干,量化考核,提高技术队伍素质的整齐度;二是主管部门要有计划分批分期选送培训人才,加强业务学习,使广大技术员自身学到更多的知识,或定期、不定期集中学习,加强政治思想教育,树立职业道德,交流诊治经验,着力服务于农村;三是抓农村科普教育,增强群体科技意识,提高农民素质。持续开展农村生猪疫病防治科普教育,必须抓好农村闲散初中、高中毕业人员的科技普及,采取多渠道举办医疗培训班、防治现场指导等形式,向他们普及生猪疫病诊治技术,培养他们成为农村防治员、防疫员、技术推广的带头人,带领农村养殖者掌握更多的兽医科技和生产技能,逐步提高农村养殖者的兽医技能和综合能力,使农村养殖者的生猪依赖型防制观念向自发型防制观念转变,实现“群防群治”的生猪疾病防制方略。
  1.3 加强兽药管理。认真贯彻执行《兽药管理条例》为主的畜牧兽医行政法律、法规,从促发展,保稳定和增加养殖户收入,确保食品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兽药行业在畜牧生产中的重要性,把整顿和规范兽药流通秩序列入议事日程,开展兽药打假活动,责任到人,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兽药等畜牧行业生产资料的违法行为,使普洱县兽药经营向法制化方向全面发展。
  2 技术措施
  2.1 建立生猪卫生防疫制度。农村养殖者要对健康的生猪进行系统检查,定期清圈消毒,定期预防接种。为了使预防接种有的放失,养殖者要掌握本地生猪传染病的种类,流行规律,发展季节,针对本地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防疫计划,有目的地定期施行预防接种。并对所进行防疫接种的猪瘟、猪丹毒、猪肺疫、W苗等,必须严格遵守各种疫苗的有效期、免疫期及用法用量。正确区分预防药与治疗药的作用和注意事项,在免疫接种前后不应用抗生素,防止扰乱生猪机体免疫功能,便于使生猪产生应有的抗体。在使用活菌苗前2天后5~7天,不能用敏感抗菌素菌剂;用活病毒疫苗,前2天后5~7天不能用抗病毒药(病毒唑、病毒灵、抗病毒中药);免疫期不能用对免疫有抑制作用的药物(可的松、地塞咪松等);针对某种疫苗对某种生猪体质、体况、用途应予慎重注射。此外,对生猪加强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控制并消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为生猪创造一个安全、安静、舒适的生长环境。
  2.2 检疫:针对农村的实际,抓好产地检疫,从源头杜绝疫源,集中定点屠宰,做好农贸市场检疫,把好道路运输的检疫关口。
  2.3 扑灭疫病:当发生传染病时,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将疫源就地扑灭。一是知情者及时报告疫情,兽医人员应立即奔赴现场进行调查,及时而准确地诊断,或采取病料尽快送有关业务部门检验,确诊病源,采取应急措施,防止病源蔓延及扩散。二是在疫区周围5~10km地带内,给所有受威胁的生猪用疫(菌)苗进行紧急接种,建立起“免疫带”;根据需要选用特异性免疫血清、抗菌素、磺胺类及其他化学药物等,在严格隔离的基础上进行治疗,或者用解热镇痛、强心及镇静解惊等方法对症治疗,减缓或消除某些严重症状,以调节和恢复机体的生理机能。三是将患病生猪和可疑感染的生猪与健康的生猪隔开或封锁,中断流行过程,以便把疫情限制在最小范围内就地扑灭。另外,及时而正确地对尸体进行加工利用、掩埋、发酵和焚烧,在防制传染病和维护公共卫生上有重要意义。四是消毒、杀虫和灭鼠是综合性防制措施中的一环,可消灭被传染源散布在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圈舍、地面消毒采用10~20%石灰乳剂;粪便消毒采用堆积发酵60~70℃,1~3周,污水消毒采用漂白粉8~10g/m3,皮毛消毒采用福尔马林熏蒸法,车辆消毒采用0.2%氯毒刹等;鼠、蝇、蚊、蜱等都是生猪传染病的传播媒介,杀灭这些害虫和鼠类,对预防和扑灭生猪传染病以及保障群众健康有很重要的意义。
  2.4 科学开展药物配伍及应用。一是青霉素类:剂量基本平衡时青霉素类与氨基糖苷类呈协同作用:与碱性环境的磺胺类、四环素、大环内酯类呈拮抗作用,极易被破坏而失去活性;青霉素G钾和维生素C注射液的配伍产生沉淀且结构降解而失效。二是氨基糖甙类:链霉素与青霉素类有协同作用;不可与氨基糖苷类其它药物和多黏菌素联合用药,在猪体脱水和肾炎发生时应慎用;链霉素与肌松药(如琥珀胆碱)合用能加重神经肌肉的麻痹和抑制呼吸的毒性作用。三是四环素类: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用于胃肠道和呼吸道感染时,与同类药物以及非同类药物如泰乐菌素有协同作用,可降低使用浓度,缩短治疗时间;适量硫酸钠(1:1)与本品同时给药,有利于四环素类吸收;碱性电解质影响四环素类吸收。四是维生素B1、B2、维生素C的注射液对氨苄青霉素、先锋霉素I和Ⅱ、土霉素、强力霉素、链霉素卡那霉索、林可霉素等均有不同程度的灭活作用,不能混合注射。五是碳酸氢钠与土霉索、四环素合用内服,可使胃肠对后二者的吸收减少50%而降低药效。六是磺胺类:不能与酵母、维生素B2合用,等等。
  用药要根据疗效高、副作用小、安全、价廉、来源可靠的原则选用药物,不要迷信新名兽药,要了解兽药成份、含量、作用与注意事项,根据诊断结果,做到对症下药,选择对病原微生物高度敏感的药物,能用一种抗生素治好的病,不要用多种抗生素,防止抗菌素使猪体内细菌产生耐药性或使猪体发生药物中毒。药物治疗一定要达到有效药物浓度和治疗期,即剂量准确,疗程要足。药量过小,达不到有效浓度;用药量过大,会对机体造成中毒的危害。用药量过大或小,最终都是增加了用药成本。一般用药疗程为3~5天,给药频率是由药物消除半衰期和有效抑菌浓度决定的,要尽量避免停药过早易导致疾病复发,或给药次数过多又加大了对猪体的应激。由病毒、细菌等病原微生物引起的疫病,发病快、蔓延快、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在日常生产管理中,要树立“防重于治”的观念。根据当地疫情制订预防用药程序,认真做好免疫、诊疗、消毒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当然不能错误的理解综合防制措施,有疾病发生时,该注射时就注射、该口服时就口服,不要长期在饲料中添加药物饲喂,更不要把药物当饲料使用。另外,有效地药物只是防制猪病的一个条件,它必须通过猪体的内因才能起效,注意保持猪舍环境清洁、空气新鲜、温度和湿度适宜,喂易消化吸收全价饲料等。正确预防和诊疗疾病,正当合理应用疫苗兽药,把兽医保健科技变成广大的养猪生产力。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