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暑是家畜夏季遭受光或热的物理因子作用的一种常见急性病。该病的发生与日光过强、温湿度过高、通风不良、动物拥挤、饮水不足等有关。由于上述原因引起家畜肌体产热与散热不平衡,体内热量不断上升,体温调节中枢失调,随之呼吸中枢和血管运动中枢麻痹,最终导致肌体自体中毒、衰竭和死亡。
症状 家畜在中暑前往往产生某些预兆,如某些不适感和烦躁感,步行不平衡,喜喝水。排尿频繁、站立不稳、心跳呼吸加快,1小时后出现心音分裂或浑浊、黏膜发绀、心律不齐、瞳孔放大、视力缺乏、意识丧失、大量出汗及失水、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往往在几次挣扎之后突然排出一些尿液,通常在1天内死亡。
预防 畜舍周围应植树,运动场内搭建遮阳棚,并给予自由饮水,畜舍切勿过度拥挤,夏季适当降低饲养密度,并保持良好的通风及干燥环境。在运输途中,车厢顶棚要覆盖窗帘等遮阳设备,要给予家畜充足的饮水和适量的碳水化合物。
治疗降温是治疗中暑的主要环节。应用大量冷水(井水最佳)进行直肠灌注,头部和颈部要进行冷敷,适量静脉注射生理盐水和葡萄糖,肌肉注射氯丙嗪(家畜每公斤体重用1~3毫克)或对症治疗以达到降温目的。也可在中暑牛、羊的鹤脉穴、血印穴、舌底穴、蹄头穴、尾尖穴等进行针灸,在中暑猪的血印穴、尾尖穴、涌泉穴、八字穴等进行针灸。对症状较轻的病畜宜清暑化湿,应使用清暑香薷汤:香薷、藿香、青蒿、佩兰、炙杏仁、知母各60克,陈皮50克,化石、石膏各100~200克(后入)水煎,灌服。对症状较重的病畜,取栀子、生地、天竺黄、黄芩、黄连、天门冬、茯神各30~60克,朱砂10克(后入)水煎灌服。用鲜苇根、青竹叶、绿豆各200克,以生石膏300克为引,水煎灌服,治疗效果也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