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营销管理 » 经营管理 » 正文

如何对销售人员进行考核?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9-26  来源:兽药营销网  作者:高强  浏览次数:338
      一、销售考核中常犯的错误
       
       在一个企业里面,如果有2个业务人员(甲和乙)都完成了既定的销售目标,而丙没有完成,那么该怎样考评呢?
       一般而言,甲和乙肯定奖励,而丙受到惩罚,这在企业提倡业绩导向、多劳多得的销售文化的必然结果。
       但通过对三人业绩的详细了解,你会发现,这种考核似有不妥。
       甲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市场,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完成目标,事实上,他应该完成得更好,因为竞争对手的市场增长率要比他的高很多;
        乙由于所在的市场遭到突如其来的疫情打击,市场全面萎缩,但还是竭尽全力完成了销售指标,只不过其业绩的完成是靠暗中鼓励经销商低价倾销、大力冲货而实现。
       而对唯一没有完成业绩的丙来说,他的市场是一个最难啃的骨头,当地市场已经区域饱和,竞争高度激烈。丙通过对市场进行精耕,加强对经销商的服务,以及几个卓有成效的促销活动,尽管没有完成目标但避免了公司销售额的持续下滑状态,相比来说,竞争对手的业绩是直线下滑。 
       通过对业绩事实的分析,我们看到,丙才是企业最该奖励的人。但是现实是,业绩英雄才是企业极力追捧的对象,在进行业绩评估时,企业总是倾向于把业绩作为唯一标准。 
        于是,由于销售考核时对业绩、结果的偏爱,重视业绩而忽视总体表现,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导致我们的奖励结果同企业战略意图背道而驰,导致人员做对了,而我们却奖励错了。

       二、销售考核错误的表现

       错误的考核与奖励方式自然会导致错误的结果。因此,当企业出现普遍性问题时,先不要责备人做错了什么,要先问问企业的制度导向有没有问题。 
       重视业绩而忽视总体   以工作业绩为考核主要依据无可厚非,但过分重视业绩而没有全面考虑,就会得不偿失。因为你考核和鼓励什么,就会得到什么。
       考核和鼓励短期、局部和战术性的行为,员工就会关注眼前容易出业绩的工作,产生重数量不重利润、低价倾销、捞一把就走的心态,从而忽视那些对企业未来发展有重大意义,但不易很快见到效果的工作,如新市场开拓、新产品推广、客户维护等。
       偏重业绩有时会带来灾难性结果,一些高成长企业之所以在发展中出现大波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盲目向经销商铺货,低价走量。虽然销售额很大,但最后是利润很低甚至亏损。这样做,实际上是透支了企业未来的发展能力。 
       重视结果而忽视过程   仅仅对业绩好的结果进行表扬,没有对业绩不好的原因和过程进行分析,问题就会产生——
       人员是尽心尽力,克服困难实现目标了?还是随波逐流,跟随市场发展坐收渔利了?还是以牺牲企业长远利益为代价,进行掠夺性开发了?
       如果企业没有了解人员工作中真正问题所在,这样虽然考核了,问题依旧得不到解决,还会随时威胁着企业下一步的发展。
       而且,可悲的是,错误的反馈就是默认人员的不当行为,人们会效仿不良者的行为。

       三、如何进行销售考核

       员工的行为取决于考核的标准,要改变员工的行为首先要改变考核的标准。因此,要从关注员工能够创造什么价值,转向未来的价值创造能力,通过考核发现企业和人员潜在问题,实现企业和人员的可持续成长。
       这就需要双管齐下:一是考核标准全面系统;二是绩效过程公开透明。这样,考核形成正确的行为导向,奖优惩劣,真正的人才就会脱颖而出。 
       1.考核目标要根据企业战略而制定,目标要全面系统,长短结合;不仅有销售目标,还要有发展目标,服务目标。要把战略目标有效分解到每个人员身上,让战略与每个人员休戚相关,保证企业目标的均衡、协调发展。
       如上述对甲乙丙的考核,如果增添客户开发指标、市场调研指标等,就更能全面反映一个人的业绩。
       同时,考核不仅有业绩指标,还要有能力态度指标,要定期对人员的态度能力通过360度的考核反馈,保证人员又红又专。这样,人员的不良倾向行为如冲货就会得到有效遏制。
       2.考核指标要明确细化,不仅有结果指标,还要有反映过程的指标。象上述对甲乙丙的业绩考核目标,除了销售、服务和开发大类指标外,还对大类指标进行分解,增添如新产品、新市场销售额、客户保持率、销售利润、市场调查报告等细化指标。
       通过指标考察,还能发现许多销售中的潜在问题,如销售金额通过客户定单来反映,如果销售人员的定单数目多但是平均金额少,说明他把大量的时间用于访问小顾客、赢利性差的客户上了。
       总之,通过各个指标相互验证,就有效克服了唯业绩独尊的状况,人员的真实水平就能得到全面验证。 
       3.目标要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如上述对甲、乙、丙的业绩考核,我们可以这样设计:
       (1)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的难度系数,同样的销售额,甲需要完成10万元才能达标,而乙需要5万元就算优良;
       (2)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考核重点也不一样,如市场高速发展地区,侧重销售额,侧重市场份额;而销售萎缩地区,保持市场份额、货款回收率就成了其关键业绩指标。
       通过这样的设计,配之相应的薪酬奖励,就可以保证目标的公平性,人员就不会为争抢好市场、好区域而吵的不可开交了。

       四、加强销售考核中的沟通与甄别

       考核只是业绩管理中的一个环节,管理者还应该清楚,哪些人是真正靠努力完成目标的?哪些人只是运气使然而已?这样才能为人才奖惩、培训、晋升等提供第一手的资料。
       询问  在目标制定过程中,除了需要双方讨论,让下属确认签字外,这时需要注意的是,主管要询问和倾听部属完成工作的思想、方式和方法,看看其有没有独特的创意,实施策略是不是符合企业原则。
       这样,你就可以对部下的才干有一个初步检验。如果部属思路清晰明确,措施全面可行,就把他作为企业后备人才。如果对工作方法说不出个一二三,而业绩完成却很好,十有八九是撞了大运,这样的人是不能担当大任的。 
        检查  除了传授工作机宜,与人员共同探讨目标实施方法,解决人员出现的问题外,还要不定时检查反馈,检查人员是否按照预先计划或方针行事。通过检查,及时纠正人员的不良行为或是错误行为,对出现不良后果的苗头及时踩刹车,否则,船到江心补漏迟。而且,是否按照方针和原则来踏踏实实完成目标,也是检验他水平的又一个重要方面。
       甄别   在进行绩效面谈反馈中,要系统了解人员在工作中碰到的各类问题,借此了解真正的问题所在,是能力不足、态度不够,还是机遇不好等。同时进一步甄别,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是缺乏知识、缺少培训还是缺少锻炼机会?态度是因公司原因还是个人原因?哪些人在困难面前灵活机智,点子层出不穷、。哪些人能够始终如一、高质高效地完成任务?哪些人在挫折前面自怨自艾,一蹶不振?
       对于绩效面谈中出现的问题,主管还要进一步进行改善追踪反馈,看看人员是否真正采取措施予以纠正并创造性提高,还是同样的错误一犯再犯。
       总之,绩效反馈中,主管的作用至关重要,这就需要主管改变角色,从监督者、甩手掌柜过渡到员工的教练、辅导者,帮助下属真正成长。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