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环形泰勒焦虫病是由泰勒科泰勒属的环形泰勒焦虫引起的一种对牛危害严重的血液原虫病。本病流行于我国西北、华北、东北的一些省区,是一种季节性很强的地方性流行病。
一、病原
病原为泰勒属环形泰勒焦虫,寄生在红细胞内的血液型虫体标准形态为戒指状,大小为0.8~1.7微米,另外还有椭圆形、逗点状、杆状、十字形等形状,但环形的戒指状比例始终大大多于其它形状。姬姆萨染色核位于一端,染成红色,原生质淡兰色。一个红细胞内感染虫体1~12个不等,常见2~3个。
二、生活史
环形泰勒焦虫生活史需两个宿主,一个是璃眼蜱属的蜱,我国主要是残缘璃眼蜱,另一个是牛(羊)。其中蜱是终未宿主,牛是中间宿主。泰勒焦虫的生活史较复杂,需经无性生活和有性生殖两个阶段,并产生无性型及有性型两种虫体。
无性生殖阶段在牛体进行,有两个生殖方向,当虫体子孢子随蜱唾液进入牛体后,一个方向是在脾、淋巴结、肝等网状内皮细胞内进行裂体增殖,经大裂殖体(无性型),到大裂殖子,大裂殖子又侵入其它网状内皮细胞,重复上述裂殖过程,此过程是无性繁殖。
另一方向是有的大裂殖子侵入网状内皮细胞时变为小型殖体(有性型),后形成小裂殖子,进入红细胞内变为配子体(血液型虫体),分为大配子体与小配子体。当幼蜱吸血时,红细胞进入蜱胃内后,释放出的大小配子体结合成为合子。进而经动合子、孢子体,在唾液腺内增殖成许多子孢子。此过程为有性繁殖。当蜱吸血时,子孢子随蜱唾液进入牛体内,完成一个生活史的循环。
三、流行病学
环形泰勒焦虫病的传播者主要是残缘璃眼蜱,该蜱是二宿主蜱,4月下旬或5月初开始出现,7月最多,8月显著减少,9月完全消朱,与之相应的,该病始于5月、6月,7月份为高峰期,以后逐渐平息。死亡率为16%~60%,在流行地区,以满一岁至三岁的牛多发,患过本病的牛成为带虫者,不再发病。新引入疫区的牛发病率高,疫情严重,死亡率高。本地牛发病率、病情严重程度和死亡率都较引入牛低。
四、致病作用及病理变化
根据该病的发展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虫体在局部淋巴结的繁殖以及虫体毒素作用下,造成淋巴结肿胀,体温升高。
第二阶段虫体在脾、肝、淋巴结等各处大量繁殖,引起各部增生,虫体毒素造成血管出血,造血机能障碍,引发贫血(但无黄疸)、肠炎、呼吸困难、中枢神经紊乱。病畜可引起急性死亡,死亡时全身呈出血性变化。
第三阶段是虫体停止繁育,毒素作用解脱。但由于第二阶段的恶性发展,重要器官受损严重,病程继续发展,往往可见在血液中的虫体逐渐消失,但血液有形成分仍继续减少,病畜最终死亡或红细胞生成很慢,病畜恢复艰难。病理变化主要是全身出血,淋巴结肿大,真胃黏膜肿胀、充血、有帽针头至黄豆大、黄白色或暗红色的结节,结节上出现溃烂或溃疡。
五、症状及诊断
环形泰勒焦虫病的潜伏期为14~20天,常呈急性经过,3~20天死亡。病牛体温40~42℃,呈稽留热型;精神沉郁,心率和呼吸增数,咳嗽,流鼻涕;结膜初期充血肿胀,大量流泪,后期贫血、苍白、微黄,布满绿豆大溢血斑;各可视黏膜都可见溢血斑点;排带粘液或血丝的干黑粪便;肩前或腹沟淋巴结显著硬肿,后逐渐变软。迅速消瘦,血液稀薄,濒死前体温降至正常之下,卧地不起,衰弱致死。
根据临床症状和流行病学情况可作出初步判断,体表淋巴结的肿大可作为诊断依据之一;采血涂片查出血液型虫体或淋巴结穿刺查到石榴体(大裂殖体和小裂殖体)可以确诊。死后的剖检变化也有一定的诊断意义。
六、治疗
1.杀虫
磷酸伯氨喹啉(焦虫散),按0.75~1.0毫克/千克体重口服,每日一次,连服三天,可100%杀灭配子体;
贝尼尔,按5~7毫克/千克体重,用蒸馏水配成7%溶液,深部肌注,连注3天,必要时间隔2天再连注2次;
黄色素,按4~6毫克/千克体重,配成0.5%水溶液静注,间隔24小时再注一次。或者将贝尼尔与黄色素交替使用,第1、3天用贝尼尔,第2、4天用黄色素,效果较好。
2.对症治疗
由于焦虫病对牛损害严重,必须及时采取对症治疗措施,如强心、补液、止血、补血、健胃、缓泻、舒肝、利胆等中西药物治疗,否则既使杀灭了虫体,治疗效果可能仍不好。必要时可考虑输血:犊牛500~2000毫升,成牛1500~2000毫升,每天一次或隔2日一次,连输3~5次。但必须与病牛血无交叉凝集反应者方可应用。
对于该病的预防首先要做好灭蜱工作,牛体灭蜱分二次,第一次在12~1月份,是蜱的若虫在牛体越冬期;第二次是在5~7月份。可用1∶400的螨净水溶液或2%的敌百虫水溶液喷浴牛体。每次在喷后15天,再进行一次。夏季注意在雨后要补喷,直至感染季节过去。
圈舍灭蜱可在4~5月和8~9月份用泥土堵塞墙缝,以闷死雌蜱幼虫,同时还可适当结合药物杀灭的办法进行。也可在发病季节用贝尼尔按3毫克/千克体重配成7%的溶液深部肌注,每20天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