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8月青海省西宁市城北区养殖户张某饲养的1300多只珍珠鸡突然发病,发病当天即死亡12只,均为2月龄育成鸡。该鸡群曾用鸡马立克氏病疫苗,鸡新城疫疫苗及鸡传染性法氏囊病弱毒苗进行过免疫。发病后用氟哌酸、土霉素进行治疗,但效果不太理想,且又陆续发生死亡。8月16日送来我院高原动物疫病诊断研究室进行检验,现将诊断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症状
病鸡表现精神萎靡,羽毛松乱,两翼下垂。粪便稀薄如糊状。其它未见异常。
2 剖检变化
剖检可见肝脏肿大、质脆,边缘变钝,其中1只鸡的肝因肿大而发生破裂,肝被膜下有凝血块。心脏有很多突起的肿块,颜色浅淡。脾脏肿大至正常的2~3倍,表面有米粒大小的坏死灶。肺脏出血、实变,呈紫黑色,表面有针尖大小的白色结节。肾脏肿大、质脆,呈土黄色,表面有米粒大小的出血斑点。输尿管有尿酸盐沉积。肠道黏膜脱落,肠内溶物呈稀糊状。
3 实验室检验
3.1 组织抹片镜检 无菌采取病鸡的肝、脾、肺、肾触片,瑞特氏染色后镜检,各脏器均可见到均匀一致、单个散在的小杆菌。
3.2 分离培养 无菌采取病鸡的肝、脾、肺、肾,接种于鲜血琼脂斜面,37℃培养24h,接种上述各脏器的斜面上均可见透明、圆形、表面光滑、针尖大小的露珠状小菌落。
3.3 生化试验 分离的细菌发酵葡萄糖和甘露糖并产气,不发酵麦芽糖、乳糖和蔗糖,不分解尿素酶和硫化氢。
3.4 平板凝集试验 将生理盐水滴于玻板上,以无菌操作挑取分离细菌于盐水中制成菌悬液,将鸡白痢阳性血清滴加于其上充分混匀,出现明显的凝集块且液体清亮。
3.5 药敏试验 按常规法进行药敏试验,该菌对多粘菌素B〔PB〕(2.9cm)、复方新诺明〔SXT〕(2.2cm)、头孢氨苄〔CM〕(2.2cm)高度敏感;对庆大霉素〔GM〕(1.9cm)、青霉素〔GP〕(1.8cm)中度敏感;对环丙沙星〔CLP〕(1.4cm)、诺氟沙星〔NOR〕(1.3cm)低度敏感;对新生霉素〔NB〕、麦迪霉素〔MDM〕、利复平〔RA〕等药品不敏感。
3.6 毒力检测 分别将37℃,24h肉汤培养物原液,5倍稀释液10倍稀释液注射小白鼠,腹腔注射0.2ml/只,每稀释度注射2只,结果:原液组小白鼠24h全部死亡,5倍稀释组60h死亡1只,10倍稀释组2只均未死亡。
4 小结
根据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以及细菌学检验结果,诊断此次发生在珍珠鸡的疫病为鸡白痢。
5 防治
5.1 发病鸡与未发病鸡严格隔离,对鸡舍用0.3%的过氧乙酸带鸡消毒。饲槽及饮水器每天清洁1次,防止鸡粪便污染,注意通风换气,避免过于拥挤。
5.2 药物治疗 根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磺胺嘧啶(0.1g/片)鸡按25mg/只拌料饲喂,钟锋霉素(10g/袋)鸡按0.25g/只拌料饲喂,2次/d,连用6d后痊愈。
6 建议
为了防止该病的发生,建议每年春秋两季对种鸡群定期用全血凝集试验进行全面检疫,淘汰阳性鸡及可疑鸡,逐步建立健康鸡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