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鸡白痢与球虫病混合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6-16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173
  我市某养鸡专业户养有3000只肉鸡,实行地面育雏。据户主讲:7日龄接种了新城疫IV系疫苗,8~10日龄在饮水中加入0.005%的恩诺沙星,13日龄接种了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16日龄脱温分群。两天后,发现个别鸡只精神沉郁,羽毛松乱,头下低,两翅下垂,不愿走动,“叽叽”叫,闭目打盹,肛门周围粘着白色的粪便。于是,挑出单独饲喂,过两天死了5只,又发现个别鸡只肛门周围有血色黏液,严重的可见红色血样粪便。随后几天,仍有死亡,累计死亡了30只,死亡率达10.2%。
  1 临床症状
  从18日龄开始发现个别鸡只拉白色粪便,白色水样黏液附在肛门周围,过两天发现有血样粪便,整个鸡群精神不佳,采食量下降,饮水量大增。
  2 病理剖检
  剖检10只病鸡,可见肝脏明显肿大、充血,呈黄色条纹,表面可见散在或弥漫性的针尖大小红点;有坏死灶,质地脆,易破。脾脏明显肿大,较正常大2~3倍,表面有灰白色结节。心包膜增厚,呈黄色,心包积有稻草色的液体。肺上有大小不一的坏死灶;肠道有卡他性炎症,内容物稀薄。盲肠明显肿大、臌气,肠壁内有大量出血点,内容物呈凝血块或棕色血样物。肾脏明显肿大。法氏囊等其他脏器均未见异常。
  3 实验室诊断
  3.1 取病鸡盲肠内容物直接涂片镜检,可见球虫卵囊。
  3.2 细菌检查:取病鸡肝血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可见革兰氏阴性小杆菌。
  3.3 细菌培养:无菌操作取病鸡肝、脾接种于麦康凯和S.S培养基上,经37℃恒温培养24小时,麦康凯培养基上出现针尖大圆形半透明菌落;在S.S培养基上长出无色透明圆整光滑、带黑色的菌落。
  根据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确诊为鸡白痢与球虫病混合感染。
  4 防治措施
  4.1 在饲料中加入0.05%痢特灵,同叫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K。
  4.2 在饮水中加入球清,按100克兑水200千克,混合均匀后自由饮水。
  4.3 对严重者,单独饲喂,并每只注射5万单位青霉素钾,一天1次,连用3天。
  4.4 及时更换垫料,加强消毒。
  采取以上措施3~4天后,基本控制了病情,鸡群状况良好,没有再出现拉血样粪便,采食恢复正常。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