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肉鸡肾型传支的发病特点及防治体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6-16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314
  发病特点:
  1.该病多发生于2-4周龄的肉鸡,但也有早期3日龄感染的个别病例,这除了与鸡舍环境的严重污染外,极有可能与种鸡感染传支病毒有关,因种蛋消毒不彻底病毒通过蛋壳而感染早期鸡雏。
  2.只要是感染上肾型传支病毒的鸡群,即便是采取各种措施,减少了鸡群死亡,但一般一直到卖鸡仍有肾型传支病鸡的个别出现。如果有药物刺激或大肠杆菌、新城疫等并发感染,则治愈的可能性更小。
  3.管理水平不同的鸡群,尤其是温度差异较大或昼夜温差较大的鸡群,死亡率差别明显,往往鸡舍温度高且昼夜温差小的鸡群死亡率较低。当然,通风、密度、饲料营养状况等因素也影响着鸡群的发病和死亡率。
  4.肉鸡早期感染传染性法氏囊炎病,会引起此病的暴发。有时在使用法氏囊炎疫苗后,即出现呼吸道症状,几天过后,即便是不用药,呼吸道症状也会自行消失,但死亡率却开始增加,且解剖有花斑肾病变。
  5.该病以前主要以冬春季节多发,但现在逐渐发展到一年四季都有发生,只不过冬季多一些。一般一个鸡场很难在短期内杜绝该病,即便是使用各种疫苗进行免疫,往往作用很小,这有可能与病毒变异和地方毒株的出现有关。
  防治体会:
  1.早期免疫是切实有效的办法。如果一个鸡场7日龄免疫仍不能杜绝该病发生,最好改为1日龄免疫。因为所有传支病毒在特定条件下都有可能导致肾脏肿大等类似肾传支的病变,所以首免尽量使用多价苗;或者在7日龄防疫时传支多价苗和新城疫四系苗同时防疫,一个点眼一个滴鼻。由于传支疫苗对新城疫疫苗的影响,因此同时免疫时疫苗最少应为1.5羽份用量。
  2.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鸡场、一个饲养小区没有传染性法氏囊炎发病史,第一次传染性法氏囊炎免疫尽量使用法氏囊炎的弱毒苗,如果在冬春寒冷季节,还可以考虑去掉法氏囊炎在24日龄的二免(仅供参考),以减少疫苗间的干扰及对肾脏的毒性。
  3.对于肾传支多发的地区,可以在鸡20日龄左右,再加强一次肾传支的免疫,免疫的疫苗最好使用多价,至少应与第一次免疫所使用的疫苗毒株有所区别,以尽量扩大疫苗的保护范围。
  4.在传支多发的地区,种鸡开产后,应每3个月加强一次肾型传支油苗的防疫,以使雏鸡有较高的母源抗体,抵御早期环境病毒的侵袭。
  5.如果鸡群发生肾传支后,一是要考虑使用传支多价疫苗3倍量饮水,蛋鸡可考虑同时使用油苗紧急接种。二是可使用肾肿灵(华南农大)0.2%+复方氨苄全天饮水,使用2天间隔1天再使用2天,基本能明显减少死亡。且不可胡乱用药,更不可一味依赖抗病毒药物,耽误病情的同时,会增加肾脏的负担。三是提高鸡舍的温度,尤其是夜间温度应比白天高2-3℃。四是饲料中可以添加鱼肝油等以增加维生素AD3的含量,同时玉米用量增加2%以减少整体饲料的蛋白含量,以减小肾脏的负担。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