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类药物由于具备某些独特治疗作用,使其在家禽疾病的防治中发挥着重要和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同时这类药物又具有肾脏损害、肝脏损害等毒副作用,临床上由于错误选药、错误的用药方法以及剂量过大等因素导致家禽肾脏损害、生产性能下降,甚至急性中毒死亡的病例时有报道。笔者在诊疗实践中,也诊治过许多家禽磺胺类药物的中毒病例。近年来,由于无公害养殖的发展,药物残留的监测措施的强化,更加要求在禽病诊疗中正确、合理地使用磺胺类药物,使其充分发挥有益于生产的治疗作用,避免其毒副作用。禽病诊疗中如何正确、合理使用磺胺类药物,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 了解常用磺胺类药物的作用特点
鉴于家禽自身的生理特点(如消化道短等),以及禽类用药途径的特殊性(主要通过消化道给药),经多年来生产实践的筛选以及新药的研发,目前常用于禽病防治的磺胺类药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磺胺氯吡嗪、磺胺氯达嗪、磺胺间甲氧嘧啶、磺胺二甲嘧啶、磺胺喹噁啉等。这些药物多使用其水溶性钠盐,其水溶性好,口服吸收快,在推荐剂量下使用较安全且疗效确实。以上药物常常与抗菌增效剂甲氧苄啶 (TMP)配伍生产成复方制剂,疗效可提高数倍至数十倍。常用于鸡卡氏白细胞虫病(白冠病)、球虫病等,以及对鸡传染性鼻炎、弧菌性肝炎等疾病防治。
其他许多磺胺类药物由于自身药效学特点所限,以及其毒副作用和家禽给药途径的限制,目前已很少用于禽病的防治。
2 对症选药
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结合以上药物的药效学特点选择药物。尽管上述药物具有相似的抗菌谱,但实际使用中发现每一种药物都有一些独特的作用。如笔者常用磺胺氯达嗪、磺胺二甲嘧啶作为治疗鸡传染性鼻炎、弧菌性肝炎的首选药物。这两种药物毒性较低,口服吸收好,半衰期短(约4~7小时),肾脏代谢快。而磺胺氯吡嗪主要用于鸡球虫病的防治,该药同样具有磺胺氯达嗪相似药效学的特点。磺胺喹噁啉也常用于鸡球虫病的防治,该药虽口服吸收迅速,但排泄缓慢,实际使用中发现其对肾脏损害等毒副作用明显较前述药物大,使用时应严格控制剂量和用药时间。磺胺间甲氧嘧啶属长效磺胺,胃肠吸收好,蛋白结合率高,半衰期36~48小时,作用持续时间长,临床上常用于白冠病的预防。
尽管磺胺类药物具有广谱抗菌作用,但由于其作用机理(广谱抑菌)、毒副作用等因素所限,实际使用时其对禽大肠杆菌病、沙门氏杆菌病等疾病的疗效不如复方阿莫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复方制剂)、氟苯尼考等药物理想,故不推荐为防治这些疾病的首选药物和一线药物。
3 按正确的剂量和方法给药
应严格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或在有经验的临床兽医指导下用药。应按所选药物的药效学特点正确给药。如选用短效磺胺(磺胺氯吡嗪、磺胺氯达嗪)可上、下午两次饮水给药,每次饮水时间持续3~4小时;如选用长效磺胺(磺胺间甲氧嘧啶等)可每天一次性拌料或饮水给药,持续时间4~6小时。首次用药可用倍量,然后使用维持量继续给药。上述药物虽较安全,但大剂量长时间使用仍会导致肾脏损害、生产性能下降或中毒死亡,故疗程一般不超过1周。
4 规避毒副作用
家禽在服用磺胺药物期间应保证充分的饮水,避免大剂量、长时间用药。用药时可给予0.5%~1.0%的碳酸氢钠(拌料或饮水),以碱化尿液,促进肾脏代谢和避免磺胺结晶的形成。如出现中毒症状,可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K3以及葡萄糖等,以减轻或消除其毒副作用,此外,雏鸡、雏鸭对磺胺类药物特别敏感,极易导致急性中毒死亡,应禁止使用。
5 合理的联合用药
目前常用的磺胺类药物与抗菌增效剂甲氧苄啶(TMP)组成的复方制剂,已是非常好的联合用药,一般情况下应避免与其他药物的复杂的、不合理的联合。通常情况下,磺胺类药物与其他类型的抗菌药物配伍(如与青霉素类、头孢类等),多会导致其毒副作用的增加。临床上有时也会考虑与其他抗菌药的联合,如鸡的小肠球虫病同时导致严重的坏死性肠炎时,可与林可霉素联合用药以抗厌氧菌感染,此时应严密监测其毒副作用,因林可霉素本身也会导致一定的肝脏损害。
6 严格遵守停药期规定,避免药物残留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动物性食品的安全性日益受到重视,禽蛋产品中药物残留的监测也越来越严格,这要求临床兽医及广大养殖户更加合理、科学地用药占磺胺类药物应用于家禽时,应严格遵守停药期的相关规定,如磺胺氯达嗪为2天;磺胺氯吡嗪为1天,磺胺喹噁啉为7天。在用药期间及停药期限内的禽肉产品,均应废弃处理。对于产蛋鸡而言,上述磺胺类药物均禁用或慎用。作者认为,在生产实际中,如果产蛋鸡必须使用磺胺类药物时(如治疗白冠病),更应遵守停药期的规定,其间的禽蛋产品不得食用或出口,以免危害人类健康或遭遇“绿色壁垒”导致严重经济损失。实践证明,只要合理、正确地使用磺胺类药物,不会对产蛋鸡的生产性能造成影响。
7 小结
综上所述,磺胺类药物具备一些独特的药效学特点,对于防治某些家禽疾病发挥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生产中应用时应充分考虑其毒副作用以及药残留等问题。合理、正确地使用磺胺类药物,充分发挥这类药物的治疗特点,降低或避免其毒副作用,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