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一例肉犊牛血痢的诊疗与体会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5-20  来源:《吉林畜牧兽医》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1080
  反刍兽的胃肠炎疾病是指发生在真胃和肠黏膜及其深层组织的炎性病变。犊牛时常发生该病,经常表现出精神不振、腹泻等临床症状,但引起的犊牛血痢却较为少见。急性出血性胃肠炎影响了犊牛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正常消化与吸收,造成其生长、发育障碍。现把由沙门氏菌引起的犊牛急性出血性胃肠炎的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2007年4月份,某肉牛养殖户饲养的1头120日龄的犊牛突然发病,体温升高,呼吸加快,反刍减弱,腹泻,粪便稀薄,呈灰黄、灰白色,内含少量未消化的凝乳块。由当地兽医治疗2d,疗效不佳。并且,此时病畜已经开始排出血性粪便,于发病后的第3天经过详细的问诊、对病畜的全身检查并结合流行病学,首先怀疑为犊牛副伤寒,并及时制定了合理的施诊方案,采取了输液、肌注等一系列治疗措施。后经实验室诊断初步确诊为由沙门氏菌引起的犊牛出血性胃肠炎,经4d的治疗,病畜病情好转并趋于正常。
    2 临床症状
    2.1 视诊
    病畜精神沉郁,眼球下陷,鼻镜干燥,流黏液性脓液,眼结膜发绀,头低耳耷、磨牙,呻吟,行走无力,步态不稳,腿部肌肉颤抖,时而腹痛,表现回头顾腹,有时用后蹄踢腹,起卧小心,食欲降低,反刍减弱,饮欲增加,尿少,体温升高至40.5℃,呼吸增数,肠音亢进,排粪呈喷射状,粪便稀薄如水、腥臭,呈暗红色,内含大量黏液、血凝块和组织碎片,随病程发展,排粪量少,次数增多,出现里急后重,此时病牛严重脱水、消瘦。
    2.2 听诊
    瘤胃蠕动音弱波短、低沉,次数减少(约40次/h);肠音高朗,蠕动次数增加,能听到明显的流水声;心跳减弱,次数降低(约60次/min);呼吸增数(约42次/min)。
    2.3 触诊
    触诊右腹部病畜敏感,呈躲闪状;冲击式触诊右腹下部时,无振水音。
    3 实验室检查
    3.1 细菌的分离培养与鉴定
    用接种环采取病畜的新鲜粪便适量,用生理盐水等倍稀释后,采用划线法接种于麦康凯琼脂平板上,置37℃的恒温箱中培养24h。然后用灭菌接种环,挑取其中的无色光滑、半透明、圆形、隆起、边缘整齐的可疑菌落,置于玻片上。火焰固定后,经革兰氏染色法染色,镜检,发现呈革兰氏阴性的两端椭圆的小杆菌。
    3.2 球虫卵囊镜检
    用接种环从新鲜排泄物中挑取小块的组织碎片,经生理盐水洗涤后,置于玻片上用高倍镜镜检,未发现球虫的裂殖体和裂殖子。
    4 诊断及治疗
    依据对病畜的发病调查、饲养管理情况分析、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并结合流行病学的特点,诊断为犊牛沙门氏菌型出血性胃肠炎,并采取以下治疗措施。
    4.1 强心补液,退热,维护心脏功能
    10%安钠咖10mL、复方维生素B 20mL、安乃近25mL、10%葡萄糖生理盐水400mL,混合后,加温至38℃,1次静注,1次/d,连用2d。
    4.2 抗菌消炎,止血,阻止体液流失和败血症的发生
    5%葡萄糖生理盐水400mL、硫酸庆大霉素50mL、维生素K330mL、维生素C20mL,混合后,加温至38℃,1次静注,1次/d,连用4d。
    4.3 纠正机体的代谢性酸中毒
    5%葡萄糖生理盐水250mL、5%碳酸氢钠溶液200mL,混合后,加温至38℃,1次静注,1次/d,连用2d。
    4.4 收敛、止泻、抑制细菌的繁殖和肠内容物发酵
    1%硫酸阿托品注射液1.0mL(肌注),1次/d,连用2d:0.1%高锰酸钾溶液300mL(口服),1次/d,连用2d;磺胺脒0.1~0.2g/kg(口服),2次/d,连用4d。
    以上措施中的4.1、4.3到第3天开始用5%氯化钠溶液和10%安钠咖代替(5%氯化钠溶液300mL、10%安钠咖10mL,混合后,加温至38℃,1次静注,1次/d,连用2d),以促进瘤胃运动,提高犊牛的吮乳量和采食量。经过4d的治疗,犊牛血痢停止,粪便成形,病情好转。
    5小结与体会
    5.1 勤于观察,对疾病做到“五早”
    “五早”即早预防,早发现,早隔离,早诊断,早治疗。由于犊牛是副伤寒的带菌者,当气候骤变,卫生及饲养管理条件差时,机体抵抗力下降,这样会使病原菌乘机侵入血流中,并在其内部大量增殖,引起菌血症,导致犊牛发病。因此,早预防,早发现就显得尤为重要。
    5.2 注意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时准确地查找病因
    牛的胃肠炎疾病发病原因复杂,疾病类型也多种多样,如营养性胃肠炎(如由饲料搭配不当、饮冷水、吃冰冻饲料等引起)、中毒性胃肠炎(如由农药、霉变饲料等引起)、生物性胃肠炎(如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等引起)。确诊前需分清是营养性胃肠炎还是传染性胃肠炎,还需分清是原发性胃肠炎还是继发性胃肠炎。因此,要依靠仔细检查、全面分析,根据科学的诊断方法和诊断依据,正确查找疾病的原因,为制定出相应正确的施诊方案打下良好的基础。
    5,3 制定正确的施诊方案
    通过对病畜发病时间、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等因素的综合分析,制定正确的施诊方案。在对病畜进行治疗时一般采取的原则是:发生营养性胃肠炎时,加强管理,寻找出发病原因并消除:发生中毒性胃肠炎时,先需用洗胃或投服泻药等方法将毒性物质排出体外:发生传染性胃肠炎时,发病初期,先将肠内容物泄下,然后再止泻;若在发病后期,直接止泻即可。总之,依据病情的不同,采取相应的对症治疗和对因治疗的措施,制定合理科学的施诊方案。以该病畜为例,当犊牛发生出血性胃肠炎时,胃肠黏膜的被覆上皮变性,局部上皮坏死、脱落,消化道的固有膜和黏膜下层大量小血管破损,造成大量血液进入消化道,使机体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和体液的大量流失,从而出现犊牛的心力衰竭和严重脱水:当血液进入消化道中时,与肠腔内容物相混,易堆积产酸、发酵,再加上由于腹泻引起肠腔中碱性物质的大量流失,使血浆中的酸性物质增加,形成机体的代谢性酸中毒;致病菌随脱落的消化道黏膜上皮间隙和破损的小血管从肠道中侵入血液循环,并在血液中大量繁殖,形成菌血症甚至败血症。因此,针对以上对犊牛病情的分析,采取了强心补液,抗菌消炎:止血,收敛止泻,阻止肠道内容物发酵产酸;抑制机体副交感神经兴奋,减缓胃肠蠕动;纠正机体代谢性酸中毒的综合性治疗方案。
    5.4 排除其它疾病的干扰
    由于牛的胃肠炎疾病和其他疾病在临床症状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如肠扭转、肠套叠等都可以出现血痢,这样在确诊时就要注意胃肠炎与这些疾病的鉴别诊断。因此,可以采取触诊、腹腔穿刺、直肠检查、实验室检查等手段,排除其他疾病的干扰。
    5.5 加强饲养管理
    日常的饲养管理,保持牛床和牛舍卫生、干燥,加强通风换气,尽量消除各种不良因素,维护机体健康;加强对饲料的管理,防止发霉变质,保证饲料、饮水的清洁卫生,严禁饲喂有毒食物;若母畜患有乳房炎时,在对母畜治疗的同时,应停止犊牛的吮乳。发病期间,应将病畜及时隔离,并对其活动场所进行消毒。另外,加强对母畜和犊牛的护理,尤其加强对母畜乳房的护理,供给病畜充足洁净的饮水和柔软易消化的饲草,尽快促进病畜的康复。平时严格加强兽医防疫工作,定期进行疫情检查,定期对牛舍及其活动场所进行消毒,防止疾病的发生和传播。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