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养殖技术 » 特种养殖 » 正文

白毛乌骨鸡饲养管理技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4-29  来源:农村致富科技报  作者:旭日  浏览次数:221
(一)育苗准备。育苗室及用具应进行清洗消毒。可用甲醛高锰钾熏蒸消毒或用烧碱、百毒杀等喷雾消毒,在进苗前将室温提高到24-27℃,同时备好饮水器、料槽、饲料等。

  (二)育雏温度。第一周育雏器温度为32-35℃,室温27℃,以后每周下降3℃,至第6周为22℃。

  (三)光照。1-3日令,光照时间为20-40时/天,光照强度2.5-3瓦/米2 ,4日令始每天递减2-3时,光照强度1-1.5瓦平方米(四)密度。要适中,地面平养1-1.5瓦平方米。

  (五)饮水、喂料。抓好开水开食关(第一次饮水叫开水),出壳16-24小时开始先饮水,水内加VC、葡萄糖,水温16-20℃,保证每只鸡饮到水,不断水,饮水后半小时开食,料内加氟哌酸每斤料3片,1-3日令每3-4时喂一次,以后可用干粉料自同采食。

  (六)防疫程序。1日令,马立克疫苗注射,7-14日令,法氏囊苗,新城疫Ⅱ系或L系,传支H120疫苗饮水(进品法氏囊与其它苗相隔3天用),25-30日令,法氏囊、新城疫L系二兔,传支H52饮水,鸡痘刺种。鸡痘刺种。种鸡2.5-3月龄注射新城疫Ⅰ系和禽出败肌注。

  (七)疾病预防和主要疾病治疗。①1-10日龄主要防白痢,2-5日龄饮水加庆大霉素每斤水1支,或用恩诺沙星、氟哌酸。②15-50日令主要防球虫病。预防措施为鸡舍要求通风干燥、鸡舍南面、用具定期消毒,加强饲养管理,增强幼鸡的抵抗力,发现血便后以地克球利治疗。③鸡蛔虫病防治,应在二月令时驱虫一次。④20-45日令雏鸡易发大肠杆菌病,此病可产生许多病变,症状不同的病型,包括大肠杆菌性败血症、卵黄性腹膜炎、眼球炎、心包炎、气囊炎、肝周炎等,防治应搞好鸡舍环境卫生,做好舍内外消毒工作,治疗一般抗菌药均有疗效。可选用新生霉素、氟哌酸、环丙沙星、恩诺沙星、氧氟沙星中的任意1-2种进行防治。⑤慢性呼吸道病,可用恩诺沙星、红霉素、鸡喘康、麦白每斤料2片连服三天。

  (八)营养要求:1-30日龄粗蛋白20%,代谢能2900大卡/kg,钙0.94%, 磷0.7%, 食盐0.3%, 蛋氨酸0.3%, 赖氨酸0.1%, 31-90日龄粗蛋白18%,代谢能3000大卡/kg,70日龄后为3100大卡/kg,钙0.8%, 磷0.6%, 盐0.4%.(九)生产性能,苗鸡成活率可达96%以上,乌骨鸡70-75日龄平均体重可达0.9-1.1kg,饲料转化率为2.7-3:1,母鸡5%产蛋日龄为21周龄,年产蛋150枚左右。肉用温岭草鸡80日龄公鸡体重1.1-1.3kg,母鸡0.9-1.1kg,料肉比2.9-3.2:1.(十)其它要求:防止啄癖。7-10日龄断喙,二周龄后饲料中加些粗砂,同时保持环境安静,经常性消毒,室内要通风换气,做好防署保暖工作。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