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特种养殖 » 正文

治疗鹿坏死杆菌病的有效方法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1-08  来源:中国兽药114  作者:风雅  浏览次数:510

      近年来,梅花鹿与马鹿的坏死杆菌病在一些鹿场流行较为广泛,给养鹿业带来很大危害。由于鹿还处在半野生状下,不如牛、马、羊那样容易接近,而影响到对鹿病的观察和治疗。常因发现过晚,延误治疗。如能及时发现,正确治疗,给予精心的饲养和护理,治愈率还是较高的。
      我市某参茸场仔鹿的坏死杆菌病多发生于脐部感染。仔鹿出生于阴雨连绵的季节,在潮湿、污浊的圈舍中仔鹿脐带极易感染本病。感染初期外观无明显病状。病程稍长,有的仔鹿表现排尿弓腰,精神倦怠,被毛蓬乱。脐部检查可发现有索状硬结,严重的有拳头大,从脐带处多孔流出灰白色恶臭米汤样脓汁。如不及时治疗,很快呈坏死性肝炎死亡。
      2000年在产仔期,对生后仔鹿虽全部用5%碘酊进行脐带消毒,但仍发病12例。经过治疗,轻的经2~3次,严重的经6~7次处置后,基本痊愈。
      在仔鹿初生后3~5日,我们普遍进行一次脐带检查。当发现脐部感染时,立即进行治疗。首先用3%双氧水进行冲洗,排净脓汁,必要时开创治疗。然后再涂以碘仿鱼肝油膏剂(用碘仿粉剂加适量鱼肝油调成膏状),肌肉注射链霉素200万国际单位,青霉素240万国际单位,一日三次。因新生仔鹿比较容易捕捉和保定,所以病情较重的仔鹿应每日处置一次,好转后可隔日或隔2 ~ 3处置一次,一般经10 ~ 15日即可康复。
       当地面过硬时,仔鹿常因腕关节前部,跗关节侧面磨破而感染本病。对此类仔鹿如不及时治疗多转为慢性经过。常因慢性炎症引起骨质增生,即便痊愈,也要表现“大骨节”或“跛行”。
       该场成年梅花鹿与马鹿的坏死杆菌病一般发生存在9月以后,以公鹿为多。其再现为蹄部病变。也有由血液淋巴转入其他部位与器官的,如肺脏。
       公鹿配种期争偶顶架、碰撞造成外伤引起发病。所以在配种期前对鹿舍设施做安全检查是十分必要的。如木板杖上的钉尖、铁丝头、饮水锅沿等都应妥善加以处理,同时还要垫平地面。对顶架凶猛的鹿要加强人工看管,以防止因外伤引起坏死杆菌病的发生。
       患病鹿一般表现跛行、蹄冠肿大,异常疼痛。严重时在蹄冠肿胀处从多孔流出小米汤样恶臭脓汁。病因多为蹄底损伤或蹄叉中、侧沟扎伤所引起。病情发展可使蹄匣脱落及蹄骨破碎。
       由于患病鹿丧失自己能力,将患病鹿放于单圈内饲养也是很必要的,同时也给治疗带来方便条件。
       该场利用不用的吊圈做病鹿圈,治疗人员隐藏于锯茸拔鹿用的活动档板之后进行药物注射,很方便。
       治疗前用“眠万灵”注射液给病鹿做术前化学保定。成鹿每头肌肉注射2~3ml,小鹿1ml。“眠万灵”是目前国产用于化学保宇航镇静的新型兽药,几年来我们试用几百例,证明安全可靠,无副作用。
      坏死杆菌是厌氧菌,我们首先用3%双氧水进行彻底清创,排净脓汁,将1:9碘仿磺胺粉末撒入创口,外面涂布碘仿鱼石脂软膏(碘仿10份,鱼石脂15份,凡士林75份)。
      全身性抗菌疗法为成年公马鹿链霉素300万国际单位,青霉素400万国际单位,一日2次肌肉注射。要连续注射一周。
      换药处置时间,可根据病性研究。较严重的病鹿应隔日换药一次,好转后可3~5日一次,一般经5~7次治疗可基本痊愈。
      对于蹄匣脱落的病鹿,冬季防冻可做鹿鞋,处置完后,用绷带包扎,再在外面套上鹿鞋。鹿鞋的制做根据患鹿蹄大小,缝制成筒状。下部加底,上部为敞口。上口可打孔穿代。套上鞋后2~3天须换药一次,切勿拖延。痊愈后还可长出一个不规则的角质蹄。我们曾用此法处理蹄匣脱落及蹄骨破碎的病鹿三例,全部长出了小蹄。
      设立脚浴槽,对于蹄部病变的鹿有较好的辅助治疗效果。方法是将饮水处三侧堵严,留一个出入口,将出入口设一个长2米,宽与出入口相同的木槽。木槽里面放入1%来苏儿水,水深在30厘米左右。鹿饮水时必须站立在木槽里,从而使蹄部得到药液消毒,药液必须一日更换一次。要注意饮水锅保证有水,以免鹿喝药槽内的药水。
      经采用上述方法,几年来坏死杆菌病的发病率大大下降,治愈率达到90%以上。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