犬细小病毒病是由犬细小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烈性传染病。笔者于2006~2007年诊治犬细小病毒病43例,经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笔者对本病的防制体会总结如下,供参考。
一、流行特点
该病全年均有发生, 但多发生于寒冷潮湿的季节和气候突变时;
本病发生突然,传染迅速,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和死亡率;
发病率和死亡率与犬的年龄有关,日龄越小发病率和死亡率越高,随着日龄的增长,发病率和死亡率均有所下降;
病犬若有并发或继发感染,其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本病的单一感染;
所有品种、年龄和性别的犬只均有易感性,但纯种犬和2~5月龄的小犬易感性最高,死亡率也最高;
幼犬患病时病情较重,成年犬患病时症状较轻。
二、临床症状
犬患本病时,多为急性经过,其临床症状的轻重随犬只的感染强度、营养状况、犬只体态、免疫状况、年龄大小、细菌性疾病的并发或继发感染情况等不同而有所差异。本病在兽医临床上有出血性肠炎型和心肌炎型两种类型。
出血性肠炎型 此型在各种年龄的犬只中均有发生,但多发生于2~5月龄的幼犬,其特征是呕吐、腹泻、血痢。呕吐物初期为黄色的内容物,后期为带有胆汁样的绿色粘液。粪便初期为灰黄色,后期为西红柿汁样极为恶臭的水样血便,且日排便10次以上。继之食欲废绝、渴欲明显、精神沉郁、目光呆滞、头低耳耷,倦怠。眼结膜弥漫性潮红,眼晴时闭时睁。腹围蜷缩、体型消瘦,严重脱水,尿少色浓,鼻镜干燥,行走步态蹒跚。病重后期不能站立,高度衰竭,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有的病犬体温下降至380C以下,呈昏睡状态,常于2天内死亡。
心肌炎型 此型多见于3~4周龄的幼犬,一般病状不明显或发生轻度呕吐,腹泻或突然表现呼吸困难,离群呆立,病犬常因应激时突发性心力衰竭而突然死亡。
三、病理变化
出血性肠炎型 病理变化在小肠,整段小肠表现充血和明显的出血,肠黏膜脱落、坏死,大肠内混有血液粪便,呈暗红色,黏膜有许多出血点。肠系膜淋巴结肿胀、充血,有时肝脏、肾脏出血肿大。
心肌炎型 此型病理变化为肺水肿,心肌或心内膜有非化脓性坏死灶,冠状沟有少量出血点。
四、诊断
1.取少量粪便置于载玻片,然后加1%联苯冰醋酸溶液和3%双氧水2~3滴,5~10分钟后,呈绿色或蓝色均为阳性,即可确诊为本病。
2.取细小病毒酶标诊断试剂盒,按常规操作30分钟后出现明显的沉淀线,即可确诊。
根据流行特点、临诊病状、病理变化和试验室诊断即可确诊。
五、防制
特异性疗法 给患犬颈侧部皮下注射抗犬细小病毒病高免血清0.5毫升/千克体重,2次/天,视病情好转情况连注3~5天。此法应在发病初期应用,效果较好。
综合防制 采用抗病毒、抗菌消炎、抑制消化腺分泌、止呕、防止继发性感染的综合性疗法。
处方:犬毒克或百毒克注射液(4毫升/10千克体重),地塞米松注射液(24毫升/10千克体重),注射用青霉素粉针(0.5克/10千克体重),庆大霉素注射液(24毫升/10千克体重),复方氨基比林注射液(14毫升/10千克体重),654-2注射液(14毫升/10千克体重),维生素B6注射液(24毫升/10千克体重),维生素C注射液(24毫升/10千克体重),维生素K3注射液(14毫升/10千克体重)。用金属注射器抽取上述注射液于病犬颈侧部皮下注射或股部外侧肌皮下(肌肉)注射,2次/天,连注3~5天,随患犬病情逐步好转对药物剂量做相应的调整。
加强消毒 选用0.3%的百毒杀或1%菌毒灭等消毒药液对犬舍、饲养用具、饲养环境、运动场、污染物及粪便等进行轮流消毒,1次/天,连续消毒5天。
另外,要改善饲养管理条件,在饮水中加入适量的食盐、葡萄糖、复合维生素B、C,连饮5天。有食欲时,给予少量易消化无刺激性的流质食物,做到少食多餐,通过护理,可减少消耗,提高抗病力,有助于促进病犬的康复。
根据众多养犬业主的反映,经采取上述综合防制措施后,均能取得显著的疗效。临床防制结果表明,抗犬细小病毒病高免血清,安全无副作用,对犬细小病毒病有确切的疗效。能直接增加病犬的抗体含量,迅速提高病犬的免疫功能,令病犬很快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