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免疫鸡群发生鸡新城疫和法氏囊病的诊治分析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3-18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355
  广东省清新县江口镇养鸡户邓某于2007年8月3日购进清远麻鸡项苗3060只,因管理不善致鸡群发病,到9月17日笔者到场诊治时已死亡1000多只,现将其诊治情况介绍如下,供读者参考。

  一、发病经过

    2007年9月17日笔者应邀诊治,询问畜主邓某得知,邓某购买该批鸡苗时,自己动手在孵化场给鸡苗注射了马立克氏病疫苗,3060只都在鸡苗出壳后24小时内注射完毕。鸡苗进场后,饲喂全价混合料、塑料饮水器供水,按照以往经验给鸡群免疫了各种疫苗,但到了9月10日,鸡群采食量明显减少,饮水量增多,很多鸡只出现病状,用恩诺沙星、红霉素等药物治疗未见疗效,相反死亡越来越多,13日死亡17只,14日死亡180只,15日死亡310只,16日死亡387只,17日已死亡100多只。笔者观察:该鸡场位于岭坡上,鸡舍由砖、瓦、竹、沥青纸构成,四周用竹枝围起,门口设有消毒池,鸡群在果树下放牧饲养,大部分鸡只有病状,现场解剖病死鸡20只,有传染性法氏囊病特征性症状的20只,占解剖数的100%,有新城疫特征性症状的14只,占解剖数的70%。

  二、症状和病理变化

  主要症状是病鸡饮欲明显增加,饮水增多,行走不稳,嗉囊内含有多量液体,倒提鸡只时从口腔流出有酸臭味的粘性液体,很多病鸡呼吸困难,有的把头钻入翅膀内昏睡,有的头下垂、啄触地腹卧昏睡,病后期鸡冠变紫色,昏迷而死,病程2~5天;主要解剖病变是口腔内含有大量粘液,尸体消瘦,胸肌和腿肌出血,胃黏膜充血,乳头肿胀充血,溃疡、腺胃与食道、腺胃与肌胃交界处有点状出血斑点,形成出血带,法氏囊肿胀,体积增大至如鹌鹑蛋样。

  三、药物治疗情况

  在第二次用鸡新城疫Ⅳ系疫苗2倍量饮水免疫的第二天晚上,鸡群出现病状,用红霉素按用药说明剂量饮水治疗,第二天晚上用环丙沙星治疗,后来用过庆大霉素和恩诺沙星等药物,均未见疗效,相反死亡更多。

  四、诊断

  根据病状和解剖时发现的特征性病变,用广谱、高效抗生素治疗无效,第二次用鸡新城疫IV系苗免疫后开始发病且出现大量死亡这几点,诊断为鸡新城疫和传染性法氏囊病混合感染。

  五、病情控制

  1.9月17日下午,将频死及病情严重鸡只淘汰并作无害化处理,彻底清扫。消毒鸡舍及运动场地、用具,用0.2%百毒杀溶液带鸡消毒,每天一次,连续5天。

  2.剩下的2120只鸡,用鸡新城疫­­—法氏囊卵黄抗体治疗,每只鸡胸部肌肉注射2毫升。

  3.饮水中加入0.1%电解多维让鸡只自由饮用,两天后,按每克对水4千克计,在饮水中加入氨苄青霉素,供鸡群自由饮用,连续3天,防治鸡群继发感染。

  采取上述措施后,7天内共死亡130只,其余鸡只逐步康复,建议畜主在鸡群采食和饮水正常10天后,再肌肉注射鸡新城疫I系苗免疫。后于今年1月中旬回访,该群鸡没有发生疫情且已销售完毕。

  六、病因调查与分析

  1.预防接种时间与发病关系。鸡苗进场后养到6日龄(9月8日),鸡新城疫IV系苗2倍剂量饮水免疫,第21日龄(9月23日)用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2倍剂量饮水免疫,第38日龄(10月10日)用鸡新城IV系苗2倍剂量饮水免疫,第40日龄(10月12日)鸡群开始发病。

  2.畜主告知,该鸡场已养过十几批鸡,引进该批鸡苗前,虽有彻底清扫,反复消毒,但没有空置三个星期以上。

  3.引进该批鸡苗时,正值秋末冬初,天气极不稳定,是疫病高发期,距离几十米也有几个鸡场,其鸡只是否感染?

  笔者认为,由于缺乏科学免疫技术,免疫鸡新城疫疫苗时没有进行抗体水平监测、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2倍剂量饮水免疫时,没有保证稀释后1小时内让鸡只饮完等,导致免疫失败,当第二次免疫鸡新城疫IV系苗时,鸡群本身已感染法氏囊病,造成免疫抑制,当机体受到疫苗的刺激或病毒入侵时,导致鸡群发病。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