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新城疫免疫失败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8-03-03  来源:中国兽药114网  作者:信风  浏览次数:588
  一、新城疫免疫失败的原因
   1、雏鸡母源抗体的影响:雏鸡母源抗体是指种鸡接种新城疫疫苗后,所产生的抗体由卵黄传给雏鸡,使雏鸡出生后自身就带有的抗体为母源抗体。母源抗体可保护雏鸡不受强毒攻击,也可抑制疫苗对鸡产生免疫力,母源抗体越高其保护力和抑制力也愈强。当前的新城疫免疫失败的原因多数是由母源抗体的干扰所致。雏鸡群中母源抗体的水平是参差不齐的,群与群之间有差异,同样个体间也有差异,有时这种差异幅度很大,这就是为什么在进行新城疫免疫之后,有些雏鸡可获得免疫(母源抗体很低消失者),另一些雏鸡则不能获得免疫(母源抗体高)的原因。
   2、日龄的影响:雏鸡免疫器官发育不健全,40日龄前主要靠法氏囊的B细胞产生体液免疫,40日龄后T细胞才参与免疫应答,70日龄后鸡的免疫器官才发育成熟。因此雏鸡所表现的免疫应答不如成鸡。
   3、某些疫苗的影响:雏鸡阶段要用多种疫苗,其先后顺序和间隔时间会对免疫力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如传染性支气管炎、新城疫,如果是单苗,它们之间间隔时间必须在7天以上,否则免疫效果将受到影响,如果是联苗不受影响。
   4、某些疾病的影响:雏鸡的免疫力主要靠法氏囊产生,凡是能损害法氏囊的疾病,如马立克病病  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传染性贫血病病毒、淋巴性白血病病毒、球虫等都可使新城疫的免疫效果降低。
   5、新城疫疫苗种类的影响:新城疫疫苗种类有二种,即灭活苗和活苗。灭活苗又分单纯灭活苗和油佐剂灭活苗,应用较广的是油佐剂灭活苗,此苗对鸡应用安全,免疫效果好。但是接种油佐剂灭活苗,必须先接种弱毒活苗,再接种油佐剂灭活苗。活苗分强毒和弱毒苗两种。即I系属中发型毒株的强毒苗,一般用于2个月龄以上的雏鸡;Ⅱ系(B1系)、Ⅲ系(F系)、Ⅳ系(Lasota系)和克隆-30等疫苗属缓发型毒株的弱毒苗,可用于雏鸡。在实际应用中对雏鸡免疫力较好的是克隆—30,其次是Ⅳ系、Ⅱ系和Ⅲ系。
   6、疫苗接种途径的影响:疫苗的接种途径与免疫效果高低有直接关系。当鸡作个体接种时,以皮下或肌肉接种效果最好,滴眼次之,滴鼻又次之。当作群体接种时,气雾免疫效果最好,饮水次之。
   7、霉菌毒素的影响:只要饲料中有数量很少的霉菌毒素就能对鸡的免疫系统产生抑制作用。
   8、新城疫污染区可用油佐剂灭活苗与弱毒苗同时接种效果佳。如不采取油苗或Ⅰ系,单凭用弱毒苗新城疫病的流行很难控制。
   9、饲养管理的影响:鸡营养不良,卫生条件差及 “高温、寒冷、缺水、饥饿、噪音”等各种应激因素,都将影响鸡体免疫应答能力,降低新城疫的免疫效果。
   二、新城疫防治措施
   1、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免疫程序的制定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要根据本地区或本场疫病流行的情况及规律、病史、鸡的品种、用途、日龄、母源抗体水平,同时要考虑本场饲养规模,饲养方式适用的免疫方法等,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免疫程序,决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一成不变,视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2、接种时一定要在鸡群健康状态时进行,在上疫苗前对鸡群健康状况进行详细调查。若有严重传染病流行,则应停止接种。若是个别病鸡,应该剔除、隔离、然后接种健康鸡。对可疑有疫病流行的地区,可在严格消毒的条件下,对未发病的鸡只作紧急预防接种。免疫接种时间应根据传染病的流行状况和鸡群的实际抗体水平来确定。鸡体对抗原的敏感程度呈24小时周期性变化,不同时间内免疫效果稍有差异。清晨鸡体内肾上腺素分泌较其它时间少,对抗原的刺激也最敏感,此时疫苗接种效果最好。
   3、采取正确的免疫操作方法保证免疫质量。疫苗接种操作方法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疫苗免疫效果的好坏。饮水免疫不得使用金属容器,饮水必须用蒸馏水或冷开水,水中不得有消毒剂、金属离子,可在疫苗溶液中加入0.3%的脱脂奶粉作保护剂。在疫苗饮水前限水2~4小时,保证稀释后的疫苗在2小时内饮完(停水时间视季节而定,炎热夏季应适当缩短停水时间)。并设置足够的饮水器以保证2/3以上的鸡能同时有饮水的位置。气雾免疫疫苗的稀释应用去离子或蒸馏水,不得用自来水,开水或井水。稀释液中应加入0.1%脱脂乳或3~5%甘油。疫苗剂量应增加1倍,一般1000羽份所需的水量为200~300毫升。严格控制雾滴大小,雏鸡用雾滴的直径为30~50微米,成鸡为5~10微米。实施时气雾机喷头离鸡群上方50~80厘米处,使鸡群在气雾后头背部羽毛略有湿感。气雾期间,应关闭鸡舍所有门窗,停止使用风扇或抽气机,气雾完后舍内再封闭20~30分钟,方可开启门窗。鸡舍内的相对湿度对气雾免疫影响较大,一般要求相对湿度在70%左右为合适。点眼、滴鼻免疫,要保证疫苗进入眼内、鼻腔。用连续注射器接种疫苗,注意剂量要反复校正,使误差小于0.01mL;针头不能太粗,以免拔针后疫苗流出。
   4、免疫前中后3天内为了减少应激要在水中添加电解多维、速补、VC、VE等。
   5、在免疫前后72小时内应尽量减少鸡的应激,不改变饲料品质,不安排转群、断啄、减少意外噪音。控制好温度、湿度、饲养密度、通风、保证营养供应。
   6、不是联苗,不要自作主张把两种苗同时接种,以防疫苗间产生干扰作用。
   7、免疫后要加强饲养管理,疫苗免疫后不要认为接种疫苗后就万事大吉,单纯依赖免疫的观点是非常危险的。要搞好环境卫生,加强饲养管理。搞好舍内外环境卫生,增强机体抵抗力,使之产生坚强免疫力。鸡免疫是一个复杂的生理生化过程,免疫应答的形成涉及神经、体液、内分泌等各方面,接种疫苗不等于免疫成功。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