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舌病是由蓝舌病毒引起的反刍动物的一种虫媒传染病,主要发生于绵羊,其特征表现为发热、白细胞减少,口腔、鼻腔和胃肠粘膜发生溃疡性变化。蓝舌病于1876年发现于南非的绵羊,1906年定名为蓝舌病。1934年发现于牛。目前在非洲、欧洲、南北美洲和亚洲的许多国家均有本病存在。我国少数地区也有发生。由于绵羊,特别是羔羊长期发育不良,并带来死亡、胎儿畸形、羊毛损坏(变粗而脆),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各国均将其列为法定传染。
症状 潜伏期为8天绵羊:临床上最常见的为急性型。病初体温升高达40~42℃,稽留2~3天,厌食,萎顿。口流涎,上唇水肿,可蔓延到整个面部。口腔粘膜充血,后呈蓝紫色。在发热几天后,口腔粘膜和舌粘膜上皮糜烂,致使吞咽困难。随着病程的进展,凡与白齿相摩擦的口、舌粘膜发生溃疡,并渗出血液,致使唾液呈不洁红色。如继发感染,口腔粘膜坏死,有恶臭。鼻腔有脓分泌物,干后成痂,引起呼吸困难和鼾声。有时蹄冠和蹄叶发生炎症,呈不同程度的跛行,甚至以膝爬行或卧倒不动。病羊消瘦,便泌或腹泻,有时带血下痢。孕羊流产。早期白细胞减少。
病羊被毛易折和脱落,脱毛局限于下肢,也可在体躯两侧大片脱毛。皮肤有针尖大小的出血点或出血斑,以尾根、肘后、股内侧等无毛部位更为明显。
急性病程常为6~14天,不死的经10~15天开始复愈。发病率30%~40%,病死率2%~30%,偶可高达90%,死因为并发肺炎或胃肠炎。
亚急性病例,显著消瘦,虚弱,头颈强直,病死率在10%以下,怀孕4~8周的母羊感染后,可使20%的羔羊发育不全等。
有时出现顿挫型病例,发热轻微,郏粘膜微红,很快恢复。
牛:通常缺乏症状,仅5%的感染牛可显示轻微症状。潜伏期5~7天,病牛口唇轻度水肿,硬腭、唇、舌、郏部及鼻镜有轻微的糜烂,口、鼻有分泌物。厌食。呼吸浅表,轻度咳嗽。肌肉僵硬,蹄冠、趾间皮肤充血。同时体温升高,白细胞减少。孕牛可能流产或产畸形犊牛。病程数日至2周。子宫内感染的犊牛,血中带素可达5年,并可通过粘液排出病毒。
防治措施 为了防止本病会传入,对引进的牛、羊及其精液要严格检疫,严禁从有本病的国家或地区引进牛羊及其精液。应选择高地放牧,不在野外低湿地区过夜,以减少感染机会。应定期引进药浴、驱虫、并平坑填洼,清沟排水,消灭库蠓及其荜生地。在流行地区最有效的办法是应用与流行血清型相一致的疫苗进行预防注射。目前,国外,有鸡胚化弱毒疫苗和牛胚肾细胞致弱疫苗,每年接种一次,绵羊可产生坚强的免疫力。但是,怀孕初期的母羊接种该疫苗后可引起死胎或畸胎,因此应在配种前或怀孕三个月后接种疫苗。此外,由于羔羊可从母体获得抗体,并能保持3~6个月,因此羔羊在6个月龄以上时接种为宜,而在此之前可通过药浴预防本病。我国也有自己培育的地方毒株弱素疫苗可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