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雏鸭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临床上以发病急、传播快、死亡率高,剖检肝脏有明显出血点和出血斑为特征。OIE将其列为B类疫病。
1 病原学
鸭肝炎病毒有3个血清型,其中I型和Ⅲ型属微RNA病毒科肠病毒属成员,Ⅱ型为星状病毒,我国流行的多为I型。
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强,在污染的育雏室内能生存两个半月,在潮湿的粪便中能存活1个多月,在一20℃冻结状态下可保存9年,在37℃可活3周,但62℃半小时可致死,在未清洗的污染孵化器中至少存活10周。对消毒剂亦有明显的抵抗力,1%福尔马林几小时才能灭活。
2 流行病学
传染源为病鸭和带毒禽。雏鸭主要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尚未证实经卵传播。感染动物为鸭,仅雏鸭发病,成年鸭不发病。自然条件下,鸡和火鸡有抵抗力。
本病主要发生于孵化雏鸭的季节,雏鸭发病率可达100%,病死率与病鸭日龄有关,小于1周龄鸭病死率可高达95%,1~3周龄为50%或更低,而4~5周龄鸭发病率及病死率都很低,成年鸭则不发病也不影响生产。
3 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潜伏期很短,通常为1~4天。《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为7天。
发病急,死亡快。病初表现为精神委顿,不能随群走动,食欲废绝,眼半闭呈昏迷状态,有的出现腹泻,排灰白色或绿色水样粪便。随后,病鸭出现神经症状,不安,运动失调,身体倒向一侧,两腿痉挛性后踢,头后仰呈角弓反张姿势。数小时后发生死亡。死前头向后弯,呈角弓反张姿态。
4 病理变化
主要病变在肝脏,表现为肝肿大,有点状或淤斑状出血。通常肝脏颜色变淡,呈黄红色,表面斑驳状。有时脾肿大有斑驳状出血。许多病例有肾肿大及血管充血。
5 诊断
5.1 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5.2 实验室诊断
病原分离与鉴定:可据分离毒株对雏鸭、鸭胚和细胞培养产生的病变的不同而区分病毒。通常不采用免疫学的方法进行病毒的鉴定。
血清学检查:中和试验、荧光抗体试验都可用,但对急性感染意义不大。
病料采集:采集病鸭的肝供病毒分离和鉴定用。
5.3 鉴别诊断
应与巴氏杆菌、大肠杆菌、雏鸭副伤寒、曲霉菌病等鉴别。
6 防治
种鸭在产蛋前2~4周注射弱毒疫苗。孵化室及栏舍应定期应用1 9/6复合酚消毒剂消毒。应从健康种鸭场引进种蛋、雏鸭或种鸭,并作严格隔离观察。
发生本病后,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防止扩散。扑杀病鸭和同群鸭,并深埋或焚烧。受威胁区的雏鸭群应用抗血清注射,必要时注射灭活疫苗。污染场地、工具等应彻底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