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章 » 疾病诊治 » » 正文

鸭瘟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06-01-08  来源:中国兽药114  作者:风雅  浏览次数:669
  鸭瘟(又称鸭病毒性肠炎)是由鸭瘟疱疹病毒引起鸭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接触性传染病。以高热,血管损伤致使组织、体腔出血,消化道黏膜的疹性损害,淋巴器官病变和实质器官退行性变化为特征。OIE将其列为B类疫病。
 1 病原学
  鸭瘟疱疹病毒为疱疹病毒科甲亚科的成员。
  本病毒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50℃ 90~120分钟、56℃ 30分钟、60℃ 15分钟、80℃ 5分钟均可破坏病毒的感染性;在22℃条件下其感染力可维持30天,一7~一5℃可存活3个月。
  在pH 5.5~9.0环境中较稳定,经6小时其毒力不降低;在pH 3.0或pH 10.O的环境中很快被灭活。
 2 流行病学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传染源为病禽或带毒禽。自然易感动物仅限于鸭、鹅、天鹅等鸭科动物。病毒分布于病鸭各内脏器官、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尤以肝、肺、脑含毒量最高。
  自然条件下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也可通过呼吸道、交配、眼结膜感染。以病禽与健禽直接接触传染,或通过与污染环境(水源、栏舍、饲料、用具等)的接触而间接传染。被污染的水源是重要的传染媒介,由于本病可发生病毒血症,因此吸血昆虫也是传染媒介之一。
 3 临床症状
  自然条件下,家鸭潜伏期一般为3~7天。《陆生动物卫生法典》规定为7天。
  体温升高43℃以上,并稽留至中后期。口渴,沉郁,腿麻痹无力,两翅下垂,强行驱赶时以翅扑地前行。流泪,眼睑水肿甚至粘连,部分病鸭头颈部水肿,故有“肿头瘟”或“大头瘟”之称。下痢,粪便腥臭,呈草绿色。泄殖腔黏膜充血、水肿、外翻,上覆有绿色假膜,剥离后留下溃疡灶,公鸭有时可见阴茎脱垂。
 4 病理变化
  剖检可见败血性病变,表现有全身皮肤、黏膜和浆膜出血,皮下组织弥漫性水肿,实质器官严重变性,消化道黏膜出血、炎症和坏死,尤以咽喉部、食道、盲肠、直肠和泄殖腔的假膜最为特征。
  头颈部水肿的病鸭,切开头颈皮肤流出淡黄色透明液体,咽喉部、食道黏膜覆有淡黄色或黄绿色假膜。泄殖腔黏膜病变与食道病变相似,表现为不同程度充血、出血、水肿坏死,坏死都呈灰绿色或绿色,并有类似角质层的较硬的痂状物质。法氏囊粘膜充血,有针尖大黄色坏死点,囊壁变薄,内充满白色凝固的渗出物。肠道环带状出血,呈深红色或深棕色,多见于小肠、空肠、腺胃与食道交界处。
 5 诊断
 5.1 根据典型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可做出初步诊断,确诊需进一步做实验室诊断。
 5.2 实验室诊断
  病原分离和鉴定:将无菌病料接种鸡胚或鸭胚的绒毛尿囊膜,或接种于鸡胚或鸭胚的成纤维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常用的鉴定方法有中和试验、直接或间接免疫荧光试验、空斑抑制试验。
  血清学检查:中和试验(但价值不大)。
  病料采集:采集病死禽的肝、脾或肾供病毒分离用。
 6 防治
  目前,该病的防制主要依靠疫苗。在引种时,注意不从疫区引进鸭。要禁止到鸭瘟流行区域和野水禽出没的水域放鸭。发现本病时,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规定,采取严格控制、扑灭措施、防止扩散。扑杀并无害化处理病鸭和同群鸭。鸡舍、场地、用具严格消毒,粪便堆积发酵处理,搞好清洁卫生。威胁区的鸭实施紧急接种疫苗。
 
 
[ 文章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文章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付款方式 | 免责申明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豫ICP备1802024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