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染性疫病危害很大 集约化饲养条件下,由于饲养规模较大,家禽数量多、密度高,有利于疾病的流行,常常造成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般是传染性疾病发生最多,约占禽病的3/4,传染性疫病中以病毒性疫病发生最多,造成的损失最大。因此防制和研究的重点应该放在传染性疫病方面。而从报道的资料来看,我国对禽病的研究也是集中在传染病和某些寄生虫病方面。
(二)新发生的禽病种类增多 近几年新出现和发生的鸡传染性贫血、禽A型流感、肾型传染性支气管肺炎、腺胃型传染性支气管肺炎、鸡传染性脑脊髓炎、雏鸭病毒性肝炎、雏番鸭细小病毒病、病毒性关节炎、鸡奇异变形杆菌病、鸡腹水综合征等疫病,在我国不同地区的养禽场发生,引起了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笔者认为,在这些新发生的疫病中,目前要特别重视A型流感、鸡传染性贫血和肾型传染性支气管肺炎的研究和防制,加大资金投入和控制力度,采取切实有效的防制措施,阻止继续蔓延和扩大,以保护我国养鸡业的继续发展。
(三)发病非典型化和病原出现新的变化 在疫病流行过程中,病原发生变异,有些病原毒力出现减弱,加上禽只具有部分免疫力,在临诊上除有典型性发作和流行外,某些禽病在流行、症状和病理等方面出现许多非典型变化,发生非典型感染和发病,某些原有的旧病以新的面貌出现,如在全国发生的非典型新城疫即是一个明显的例证。另一方面有些病原的毒力出现增强,虽然经过免疫接种,仍常出现免疫失败。如甘保罗病,在我国已分离出血清型毒株(或称变异株)和超强毒株的报道。又如禽沙门氏杆菌病,除鸡白痢沙门氏杆菌、鸡伤寒沙门氏杆菌、鼠伤寒沙门氏杆菌、鸭沙门氏杆菌、肠炎沙门氏杆菌外,还从病死鸡中分离出汤卜逊沙门氏杆菌、哈特沙门氏杆菌。
(四)细菌性的传染病危害越来越严重 随着集约化养禽场的增多和规模的不断扩大,环境污染愈加严重,细菌性疫病明显增多,如鸡的大肠杆菌病、沙门氏杆菌病、葡萄球菌病、支原体病、小鸭浆膜炎等。
某些损害免疫器官和降低禽类抵抗力的病毒病,如鸡法氏囊病、鸡传染性贫血等未能得到有效控制,使鸡只的免疫功能及抵抗力下降,很容易引起细菌性疫病发生。更为主要的原因是大量滥用抗菌药物。在养禽生产实际中,用药十分混乱,随意加大剂量;多不考虑穿梭用药;某些饲料中添加某种抗菌药物,对抗药菌株也起到压力筛选作用;某些养禽场从引入雏禽开始,不断喂服多种抗菌药物,甚至直到出栏为止,如此防病方法,使养禽场一些常见的细菌产生强耐药性。
(五)多病原感染病例增多 在疫病诊断工作中,经常碰到两种以上的病原同对一鸡体产生危害,并发病、继发病和混合感染的发病病例上升,特别是一些条件性、环境性疫病。一种病毒病和另一种病毒病同时发生,如新城疫和法氏囊病、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肺炎,新城疫和禽流感等;病毒病与细菌病混合感染,如新城疫与支原体病,病毒病和大肠杆菌病等;两种以上细菌性疫病同时发生,如大肠杆菌病和沙门氏杆菌病,支原体病和大肠杆菌病,支原体病、沙门氏杆菌病和其他细菌病等;寄生虫病和细菌病;传染性疫病与营养、代谢病等。
这些多病原病同时混合感染和发生,给诊断和防治带来了很大困难,要求诊断工作必须分清主次,现场与实验室检验结合,综合分析,也要求诊断人员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才能针对发病实际情况作出正确判断,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便收到较好的控制效果。否则,诊断失误,不能及时控制住疫病,会遭受巨大损失。
(六)环境性病原微生物的致病日见严重 在集约化养禽中,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葡萄球菌、鸡败血支原体、副鸡嗜血杆菌、经脓杆菌以及波氏杆菌、奇异变形杆菌等广泛存在于养禽环境中,可通过多种途径传播,已成为和逐渐成为养禽场的常在菌和常发病、多发病。
造成环境性病原性疾病增多的因素比较复杂,各地不完全一样,如饲养工艺、设施和生产不配套;不能执行"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种鸡场污染严重;无计划乱引种,检疫不严;病鸡场没得到净化,环境污染严重;动物性饲料,成为感染来源;防疫、消毒、卫生措施不能坚持进行,或执行不力;滥用抗菌药物;饲养管理不善等等。要减少和控制环境性病原的发病,必须加强饲养管理,健全和完善鸡场各种综合卫生措施,执行检疫、免疫和净化技术,从全方位的防疫入手,方可收到一定效果。当然不能忽视应激、遗传及免疫水平等在是否发病和患病程度上所起的作用。
(七)营养、代谢及中毒性疾病的发生日益突出 这造成了一定经济损失,应该重视这一类疾病的诊断和预防。